外卖订单数量增长,加上外卖“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等情况,使得外卖包装垃圾问题不容小觑。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团队的研究估算,2020年外卖行业塑料使用量为160万吨;来自深圳大学的段华波团队则通过估算的垃圾量进行生命周期评估,估算得出2019年共产生约90万吨外卖垃圾(其中塑料垃圾57.8万吨、纸类垃圾27.9万吨、木质筷子8万吨、金属类约1万吨等),其所产生的碳排放超过两百万吨,这些碳排放的价格无疑也“分摊”到了消费者头上。
以外卖包装费2/份计算,根据易观数据,2020年我国共产生171亿笔外卖订单,这意味着消费者为包装付出的成本达到342亿。即便从环保角度看,商家采用的并非塑料产品,但这些环保成本最终仍由消费者承担。
以记者点的某餐饮店一份售价70的外卖为例,其外卖用砂锅包装,同时还附赠小菜等,其中打包费显示为3。而据某家餐厅主厨透露,这样一份外卖的实际成本并没有那么高,但像送砂锅这种包装可以让消费者有一种“赚到”的感觉:“按照网上批发的价格来算,一个砂锅5、鱼类配料17.9、米饭0.8、小菜1.5,若不计算人工和店租等成本的话,外卖的成本实则只要25.2。”再以某款售价32的布丁为例,“布丁大多是布丁粉调制,一般成本2,如若是好的制作方式,成本大约5;即便附赠陶瓷杯,包装成本也就2。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去算外卖的成本。”
不过也有一些愿意去“计较”的消费者。市民Apple就发现了部分商家的“包装费套路”。她告诉记者,去年开始她在某家餐厅选购外卖时,就发现商家店铺首页写着“仅需要收藏商家店铺并支付0.1就可赠饮一杯凉茶饮品”,然而在点完餐食之后,Apple却发现包装费为4,其中凉茶的包装费2。但等她收到外卖时才发现,所谓的凉茶饮品其实就是在超市购买的盒装凉茶,并不需要额外包装。自此之后,Apple便开始格外留意“包装费”的构成,她发现在点外卖时,类似的商家“套路”不少,如“免费增加土豆片”“免费增加香菜”等,实则一旦分装也需消费者支付相应的包装费用;而在她点烧烤时,每一份烤串便用一份独立包装,从而累加收取包装费。
“之所以这种情况普遍,是因为包装费不会被平台抽佣,商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转嫁压力,说到底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Apple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