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多方探索“减塑”方案

   2022-06-16 1410
核心摘要:尽管可降解材料存在难以回收的情况,但就目前来看,可降解材料依然是不少业内人士心中的优质“减塑”方案。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材料有多种,如环保铝箔类、可降解麦秸秆类、纸类,或玉米淀粉合成类。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曾永平指出,用生物基为原料来生产塑料,目前的生物基对传统塑料的可替代潜力超过了90%。尽管从目前来

尽管可降解材料存在难以回收的情况,但就目前来看,可降解材料依然是不少业内人士心中的优质“减塑”方案。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材料有多种,如环保铝箔类、可降解麦秸秆类、纸类,或玉米淀粉合成类。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曾永平指出,用生物基为原料来生产塑料,目前的生物基对传统塑料的可替代潜力超过了90%。尽管从目前来讲,生物基塑料的成本依然很高,但是先通过合成淀粉,再通过淀粉来合成生物基塑料,其成本可以大大下降。“我们估量出,与2020年相比,2060年全球塑料工业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5gt增长到112gt,且这些塑料垃圾将会构建成一个储量达到85gt的二氧化碳碳库。因此仅仅提高塑料回收率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塑料垃圾增长的趋势。”

曾永平也提出,目前针对塑料的回收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局限,“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我们能够大规模回收的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仅覆盖约50%的塑料产能;其次,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二次塑料生产还会损失30%的原材料;此外,塑料还容易发生老化,回收次数有限,回收意愿较低等。”他表示,这也使得外卖包装领域的可降解材料运用成为一个难题,需要多方来共同探索合理路径。而研究者们认为,解决该问题或许大致可参考目前欧美、日本等地区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者的责任不仅需要在生产过程之中,且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这需要包括包装生产厂家、餐厅、消费者、平台企业、物流系统、环卫系统、回收企业、政府等环节共同发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种探索也正在进行。如从去年起,针对无纺布袋用量增长的情况,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便开始与外卖平台合作探索无纺布袋回收再生,并试点与商家门店合作进行回收;在循环再生环节,对回收的塑料餐盒进行破碎、清洗、再造,实现外卖餐盒的“重塑新生”。

除了材料替换,关注回收环节的李宪坤还认为,想要减少外卖包装对环境的污染,最关键应该是减量和回收,具体操作起来包括三点:第一是改变社区商业生态,把70%生活必需品由社区下的商铺来负责,带动800米半径范围内的超市、夫妻店等对外卖等商品进行无包装、低碳、节俭配送;第二,用先进的源头分类收集技术,把产生的快递及外卖塑料、纸板及其它包装垃圾有效回收并资源化利用;第三,通过高价回收塑料、纸板,补贴资源化回收公司等方式来进一步鼓励回收行为。

类似的探索也正在开展。据记者了解,此前在广州大学城就曾试点推进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通过外卖平台与高校、餐饮商家及回收、循环再生企业等主体合作,探索塑料餐盒分类回收与循环再生模式;还有企业开始试点装有芯片的可跟踪“循环餐盒”,根据理想情况,每个循环餐盒能使用一年半至两年,至少可循环150次。此类模式未来或可铺开至工业园区、写字楼等多种场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商家也在发起环保活动。如一些饮品店推出“若消费者自带杯可直接减免4”;部分餐饮企业也在酝酿“让消费者自带餐盒”服务。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玖龙调涨部分原纸 旗下又有生产基地宣布停机

上一篇:

 环保成本“转嫁”:消费者为外卖包装“埋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