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浆造纸行业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第一招,是推进终端产品的多元化研发。
“恶性竞争是因为产品同质化。”范谋斌介绍,目前全川共有各类竹浆为原料的生活用纸加工企业350家,但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的卫生纸生产领域。
破解这一局面的做法,便是产品差异化。
10月5日,眉山青神县西龙镇华家嘴,工地上覆盖着绿色防尘网,围起了标记竣工倒计时的塑料纸挡墙,吊车、挖掘机也没“休假”。这是四川环龙新材料公司正在建设的斑布竹产业园项目。环龙新材料生产运营总经理刘玮哲介绍,根据规划,产业园针对欧美日市场,利用竹纤维开发高端生活用纸,而不是只生产普通卫生纸。
凤生纸业思路类似。“之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竹浆和原纸,现在不止了。”申群林说,今年4月公司竣工投产分切加工项目一期工程,新增年产10万吨分切加工产能,例如将大捆原纸切割制作成餐巾纸。
第二招是降成本。
“竹材原料价格上涨,不全是木浆带动起来的。”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竹林基地建设水平低导致的采收难,是竹浆价格上涨一大诱因。
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农户李虎介绍,当地一个成年劳力每天只能采伐0.6吨竹子,售价只有500多元,扣除每人每天230元工资、15元用餐费、30元竹子运输费、200元种植管理费(含林地流转费)以及其他开支(采伐工人保险支出)等,利润也没剩多少。
这也导致了一个怪现象:省林业和草原局评估,今年竹浆竹材价格节节攀升,但全省仍有六成以上的竹林基地无人采伐。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应该从省级层面整合川内竹浆造纸企业资源,推进竹林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停止内耗,共同降成本。”
例如,刘玮哲介绍,在眉山青神的两万亩竹林基地,他们指导合理间种、更换新种、科学施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采伐,竹材亩产从1吨增加到3吨以上。
第三招,破解环保能耗的“高压线”。
“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环节交给龙头企业来做。”省造纸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整合现有的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在各主产区合理布局竹浆加工产能。环保设施建设适当给予一定补贴。
一些企业则找到了“循环”生产的新路径。“我们通过化学反应将黑液中的碱进行提取回收,和竹屑一起放入锅炉燃烧,产生蒸汽,进行生物质发电。项目设计每天燃烧1000吨黑液固形物,最高发电能力能达到约2.4万千瓦时,基本满足自用电需求。”刘玮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