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从幕后走向台前 传统书籍行业寻求“柔软”转型

   2017-03-07 纸路人2580
核心摘要:  随着数字移动媒体以及人们电子化阅读习惯不断带来的冲击,传统书籍行业在打磨自身“硬实力”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寻求符合自身

随着数字移动媒体以及人们电子化阅读习惯不断带来的冲击,传统书籍行业在打磨自身“硬实力”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寻求符合自身条件更柔软的身段,坚守那份传承传统纸质书籍的初衷。

作为传统纸质书籍背后的制造者,在正于此间举行的上海书展上,上海印刷集团首次从幕后走向台前。

“先把宣纸稍微打湿,再把有文字图案的部分用鬃刷打下去,然后在宣纸上上墨,这便是拓印的全过程”,中华印刷展示馆馆长林伟成一边示范一边向旁边跃跃欲试的观众讲解拓印的全过程。

原来上海印刷集团尚映书坊(以下简称“尚映书坊”)此次不仅将拓印、雕版印刷等中国早期的印刷术搬到了书展现场,还让前来参观的观众亲身体验一把雕版和拓印的魅力。

从一开展,尚映书坊的交流互动区就“承包”了书展上一处独特的风景线,上海映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嘉霏略带欣喜地感叹道,“第一次参展没有经验,摊位人流一直很多,比较意外”。

实际上这只是“尚映书坊—手作工坊”互动体验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参观书展的观众还可以亲身体验丝网印刷、水中彩拓等印刷工艺的文化魅力。

如果说这些只是尚映书坊展示“柔软”身段前的热身,那么展示出的46类百余种文创艺术消费品便是其实打实的“柔软”功底。

这些颇具艺术气息的元素要怎样才能融进大众的生活呢?徐嘉霏告诉记者,文创工作不能脱离生活的本质,只有通过艺术加工让其具备实用的功能,才能让文创产品更多走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宝晋斋系列是尚映书坊此次主推的系列之一。它以中国唯一的宋拓本全本《宝晋斋法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活的载体,创造出了一批文创产品。其中包括带有法帖中部分文字影印的马克杯,随着温度升高,书法真迹便抽丝剥茧般氤氲开来;从法帖中撷取当下潮流文字词汇,并结合汉语符号,填充渐变色,形成个性文化衫;印有法帖中字迹的鼠标垫等。

除了“尚映书坊”,上海博物馆展台前的文创消费品也种类繁多,不仅有印着各类名家书画的手机壳、杯垫、耳机,连口罩、衣服、围巾等布质商品也都充满着文化气息。

(责任编辑:纸路人)
下一篇:

迎来复苏期 造纸行业引关注

上一篇:

四川未来5年将新增森林3000万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