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中国古籍装帧形制演变:卷轴装、包背装有何特点?

   2019-08-20 7190
核心摘要:“邃雅讲堂”的第一季第一期8月18日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开讲。此次活动,主办方中国书店邀请到了版本目录学、古典文献学专家李致忠担任首讲嘉宾,主讲《中国书籍的起源及装帧形制的演变》。讲座开始,李致忠先生从“中国书籍的起源”讲起,把中国典籍产生的时代锁定在距今2500至4000年前这段时期,认为中国在此时陆续产生

“邃雅讲堂”的第一季第一期8月18日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开讲。此次活动,主办方中国书店邀请到了版本目录学、古典文献学专家李致忠担任首讲嘉宾,主讲《中国书籍的起源及装帧形制的演变》。

讲座开始,李致忠先生从“中国书籍的起源”讲起,把中国典籍产生的时代锁定在距今2500至4000年前这段时期,认为中国在此时陆续产生了正规的典籍。

那么春秋末期以前所出现的那些书,是书写在什么载体上的呢?李致忠先生引用了战国初期墨翟的言论对此作出回答:“书之竹帛,琢之盘盂,镂之金石。”

李致忠还谈到“中国古籍装帧形制的演变”,讲述了竹书的简策装以及帛书卷子装,但是这两种形式“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直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纸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完美解决了简册和帛书的局限,从此古籍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在这一部分中,李致忠为读者逐一讲解了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及线装等7种古籍装帧形式的风格和特点。

在讲座过后的交流提问环节,读者围绕“古籍装帧形制的演变”展开提问,李致忠则结合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物的相关照片,一一进行答疑。“邃雅讲堂·中国书籍的起源及装帧形制的演变”在读者的掌声中落幕。

据活动主办方表示,如何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如何让阅读融入市民的文化生活等,是中国书店积极思考并长久努力的课题。

据悉,中国书店将陆续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前来“邃雅讲堂”,分享古典文献、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献、历史地理、方志学、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哲学以及古籍辑佚编纂、整理出版等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破解百亿快递包裹“环保”困境成为行业共识

上一篇:

曹德旺:14岁因家境困难辍学去放牛 包装纸成阅读来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