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消费需求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新动能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GDP总量超过82万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2016年6.7%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近4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预计我国2018全年GDP增速为6.6%左右,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进入经济新常态,未来仍面临产能过剩、水平不高及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挑战。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华文化蓬勃发展,产业不断壮大,印刷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产值规模持续扩大。据2018年印刷企业年度报告统计,2017年我国印刷业态势稳中趋升,印刷企业数量接近10万家,印刷总产值为12057.7亿元,同比增长4.6%,发展速度触底反弹、控量提质趋势明显、新动能不断壮大,新窗口期效应正在显现。
2017年,全国注销和吊销的印刷企业7088家,同比增长31.2%;新成立印刷企业4722家,同比增长40.7%,无效供给逐渐退位,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2018年9月8日,印刷发行司司长刘晓凯在“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表示:我国印刷产业结构正在从以“增量扩能”为主向“做精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格局转变,规模发展、创新发展、差异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标签行业发展
标签印刷作为我国印刷业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产业调整、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等诸多因素冲击,但年产值同比增速却始终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印刷业产值的同比增速。根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的最新统计,2017年我国标签印刷产值达432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增长10%,高于2016年9%、2015年8%的增长幅度,也高于全球平均4%—5%的增速(见图1)。其中,不干胶产品产量为58亿㎡,同比增长12%,同样高于2016年9%、2015年8%的增长幅度(见图2)。
我国标签印刷业年产值增长趋势图
我国标签印刷业年产值增长趋势图
我国不干胶标签产量增长趋势图
我国不干胶标签产量增长趋势图
就标签形式而言,不干胶标签用量占我国标签消费量的半壁江山,同时模内标签等细分市场发展快速。目前,我国标签消费量在不干胶标签、湿胶标签、模内标签、其他标签四种类别中,不干胶标签用量约占50%、湿胶标签用量为40%、模内标签用量仅为0.25%、其他标签用量约为9.75%(见图3)。
我国标签消费量统计图
我国标签消费量统计图
2017年我国标签印刷行业企业数量达6000多家,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占比分别为47%、26%和22%。其他分布在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见图4)。
我国标签印刷企业地区分布图
需求拉动增长
标签、包装印刷业做为向各行各业提供服务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日化用品、食品、家电、物流、超市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标签印刷业的繁荣,使之成为印刷业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标签需求的增长,一部分来源于传统工业产品。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统计,2017年我国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1.6 万亿元。轻工业产品中的80%需要包装或加贴标签,并且这些产品的外包装正在向着美观、独特、简约以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期吸引更多消费者眼球。因此,轻工业产品的发展必将大幅拉动标签需求量的增长,同时增加数码印刷的应用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正在为标签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7年我国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约401亿件,其中接近50%采用3层不干胶标签。目前物流标签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预计未来5年,其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52%。
在零售端,目前常见的无人零售包括两类:一类是以亚马逊、中国深兰科技为代表的机器视觉技术无人店;另一类则是以RFID、可变二维码为接口的自动贩卖机、公司的零食开放货架、便利蜂以及宾果盒子、阿里巴巴淘咖啡等自动零售模式。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TechEx的数据显示,至2025年,中国RFID应用的市场价值将达到43 亿美元。目前,中国RFID行业共有企业150余家,其RFID标签制造产能已占全球总产能的85%。支付宝、微信钱包等颇具中国特色的移动支付方式正在加速无人零售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