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包装印刷企业的求存之道:在东南亚、印度和欧美开工厂

   2018-09-03 10130
核心摘要:最近,满屏都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和消费降级的字眼,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但很多企业家对此

最近,满屏都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和消费降级的字眼,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但很多企业家对此的反应却是惊人的温和,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在各种政策挤兑的夹缝中求生存,用各种解决方案来维持公司运营。

千百年来,数以千万的华人远度重洋,他们在海外扎根建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今,新一波的海外建厂热潮已经在悄然涌动。稍稍留言一下,就发现很多国内的老板已经在东南亚,欧美,甚至非洲或南美等地布局。

对包装印刷行业来说,跟随外迁的客户在海外建厂,将是解锁中美贸易战和消费断崖下滑的最佳途径。

1.将生产工厂迁往东南亚以规避高关税

9月份,美国商务部很可能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0%的关税,很多包装印刷企业的客户已经预感到此举将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并且为规避高关税,开始将生产工厂迁往了东南亚。

目前,中国的包装印刷企业早已经在东南亚站稳脚跟。裕同在越南和印度均建有分厂,合兴凭借对国际纸业的收购一举打入东南亚市场,美盈森和鸿兴印刷也开始了千里跃进。

2.直接在美国办厂是一个明智的长期举措

由于美国政府极度简约并且高效,虽然政府贫穷,但美国人则十分富裕,因此,美国是一个消费立国的国家,美国人的消费,常常占据全世界消费的30%以上。

而且,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与中国不相上下,除了人工贵,员工懒之外,土地,政府补贴,物流,清关,能源等方面的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以福耀玻璃为首的中资企业早已经提前在美国建厂。事实上,海尔1999年在美国建厂,TCL2002、2003年接连收购施耐德、汤姆逊,联想收购美国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中资企业在美国已经有了不俗的实力。

因此,随着中资企业纷纷打入美帝的内部,并取得很大的成功,作为配套的包装印刷企业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3.欧盟和其它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近几年来,中国的民族企业海外扩张步伐并没有停止,尤其在欧盟有不断加快的迹象。2016年,TCL多媒体(01070,HK)与巴西家电龙头企业SEMP共同出资约6000万美元投建合资公司SEMPTCL正式运营。是年5月,创维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也已揭牌成立。此前,创维两年间已收购了包括东芝印尼工厂在内的多家海外工厂。2015年,海信以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2016年,海康威视公司收购了英国公司SecureHoldingsLimited。2016年,福耀玻璃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团更是以37亿欧元(约合292亿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对于库卡机器人(KUKA)94.55%股份的收购,堪称一次标志性收购事件。

这些在外面冲锋陷阵的民族品牌企业,均需要国内配套厂商的支持。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市场已经饱和,随着人口老化,企业撤离和负债的高企,国内包装印刷业的产能过剩将十分严重。或许,尽快让走出国门,帮助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将是广大民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最高法院颁布增值税专用发票新规:对不起,要开发票请先付款!

上一篇:

废纸涨至近3元/公斤!为何今年国废易涨难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