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包括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在内的包装物,大部分被送进垃圾场填埋,这些包装的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烧,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面对如此大的浪费与恶果,国家和企业都在陆续发力。近日,苏宁物流在武汉地区上线的气泡包装袋,今后武汉市民在购买手机等3C产品时将会收到这样全新形式的包裹。据了解,随着这种包装袋的大面积投入使用,相比传统包装箱,将可以减少42%的不可降解材料的消耗,从而实现减量化环保的目的。
但是,这种新兴的环保材料,若想得到大面积的广泛普及,恐怕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相关制度的完善。其实早在2016年,国家邮政市场监管司就曾将“绿色邮政”列入2016年十大重点工作,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广绿色包装:一是健全快递业包装法律法规体系,如推动将快件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二是制修订快递业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强化快递业包装日常监管,推动出台快件绿色包装环保标识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探索将绿色包装等环保指标纳入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
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6亿件,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计算,去年全国至少产生超过801.2万吨的垃圾。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原生资源浪费,还给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苏宁物流于今年推出的气泡袋包装,通过智能自动化打包,将双面气泡植入包装袋中承载一定的外界压力从而保护商品安全,不使用任何胶带、填充物,同等商品的包装体积至少减少一半,节省物流运输运力,成为苏宁绿色物流的又一新物种。
在此包装袋上,消费者还可以看到“加入绿色共享行动,做地球守护者”和“零胶带、零填充,没使用一个气泡袋可减少42%的环境污染”等字样。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共享,减少污染的环保理念,让包装循环利用深入人心。
但是,这种推广的速度却远远比不上每年快递需求增长量的速度,包装快递的需求量已从2016年的300亿个增长到今年的500亿个,与此同时,快递包装的回收情况却并不乐观。
其实,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包装推广工作涉及到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方的回应,只有三方朝一个点上发力,才能让这种新型的环保产品迅速得以普及。
第一、作为国家政府,当然对此双手赞成,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趋严,外废的减少,和2025年实现制造强国及“工匠精神”的倡导,循环包装可回收再利用已经被推到日程上来,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生产和循环使用,是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已经被写进了《快递暂行条例》中。
第二、作为企业,绿色包装牵涉到物流、电商、纸箱厂家三方面市场主体,而在推广前期企业必然会承担一定的成本,那么,问题来了,以上三家,前期的投入和推广成本究竟该由哪家主要承担?换而言之,究竟哪家是未来绿色包装快递服务的顶梁柱?昨天在一个专业群,小编就此问题与老师前辈讨论,有老师认为:共享快递盒还停留在很小的使用范围,只有等到全部物流参与共享,才能普遍推广,其核心在物流单位,消费者配合可以解决。物流处于连接纸箱厂、电商企业和消费者的枢纽位置,将来的循环快递包装的“庄家”,物流业当之无愧!
而小编却认为:在循环利用绿色包装被广泛使用的未来,纸箱包装大幅锐减的情况下,纸箱厂的升级换代也将同步展开,由以前的粗放型走向精细型,由原来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迈进,因为快递包装的材料仍是纸盒,无论从材料来源还是工艺制造,纸箱厂都有很大的话语权,尤其是牵涉到盛放食物的循环快递包装,作为材料提供方的纸箱厂原本就是主体责任人,如若将来的循环快递包装不以纸箱厂家为核心,恐怕会出很大问题。那么,很自然,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也享有相关利益,因此,在小编看来,在循环快递包装广泛被使用的未来,对于纸箱包装行业而言,可能会在一阵短暂的寒冬过后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其三,消费者愿意为绿色包装买单吗?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大电商推广的绿色循环包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一次循环利用仅仅只上涨微小幅度的价格,消费者也可以接受,尤其在高校,绿色快递包装很受欢迎!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未来,纸箱包装行业的前景一定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发展行不行,关键看转型!
http://mp.weixin.qq.com/s/BxP-Y02DiQUsTOPROywT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