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方兴未艾,美英法对叙利亚的打击又骤然升级,当地时间13日夜间,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防空导弹的轨迹划破天空。随后,路透社援引目击者的话称,刚刚在大马士革听到了几声爆炸声,在城市的东侧升起了浓烟……
两日过去,虽然美英法三国尚未有大的军事行动,但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分别强调,美国在叙驻军的三个任务完成之前,美军不会撤出叙利亚。这三个任务是:一、击败“伊斯兰国”;二、遏制伊朗;三、制止大规模化学武器的使用和扩散。
其实,对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已然升级到美俄“代理”之间的大国博弈,美国对叙开战的目的恐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个所谓制止“化武”的噱头也不过是西方媒体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早在2011年,利比亚的苏尔特,卡扎菲老家,一座曾被西方媒体反复炒作被卡扎菲藏有大量化学武器的城市,但实际上,直到卡扎菲在自己的破皮卡中被北约导弹炸个半死,他也没拿出任何化学武器。
再早一些,2003年,《纽约时报》也曾详细披露萨达姆的化学武器部署,布什总统就拿着这份材料在联合国为自己的动武决定寻求支持。西方最终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而这一次,美英法再一次成功地绕开联合国,公然违反国际法与《联合国宪章》,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进行侵略,在投票前安理会召开的叙利亚局势紧急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指责这次军事行动是"国际舞台上的流氓行为"。他说,这次军事行动将使叙利亚人道主义局势进一步恶化。
美国为何要一意孤行地发动这一场对叙利亚的侵略呢?
在特朗普深陷“通俄门”“律师门”和贸易战这几大方面压力的同时,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也促使特朗普将国内的矛盾适当向外转移。这时身处中东的叙利亚战场便是一个绝好的“发泄平台”——既不像是台湾一样挑动可以隔着太平洋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中国的底线,也不如乌克兰一般具有与俄罗斯直接地面冲突的风险,此外更加合适的是,对于叙利亚动武有利于敲打在中东蠢蠢欲动的什叶派伊朗政权以及希望慢慢辐射中东地区的俄罗斯。
通过一场战争,来转嫁在经济上面临的金融危机,释放政治上的压力,一直是老美奉行“霸权主义”的一贯伎俩,无论是之前布什政府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单方裁决”,还是如今特朗普绕开联合国,联合英法及北约组织对叙利亚的公然侵略,还是1999年美对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悍然轰炸,在一桩桩一件件武力袭击的背后,掩藏不了老美一颗独揽天下,充当世界警察的狼子野心!
如今随着叙利亚局势的进一步升级,美俄之间的大国博弈越加明显。而叙利亚巴沙尔的未来则取决于俄罗斯保卫巴沙尔的决心有多大。俄罗斯未来会亲自参战?还是提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占领塔尔图斯,建立国中之国,造成即成事实?好戏还在后面。
面对美英法对叙利亚的侵略,4月14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发表声明称:我们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绕开安理会采取的单边军事行动都有悖《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违反国际法原则和基本准则,也将给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增添新的复杂因素。中方敦促有关方面回到国际法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应对叙利亚疑似化武袭击事件进行全面、公正、客观调查,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可靠结论。在此之前,各方不能预断结果。政治解决是叙利亚问题唯一现实出路。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继续支持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共同为推动叙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付出不懈努力。
同日,俄罗斯总体也对媒体表示:美国在其盟友的支持下对叙军用和民用设施进行武力打击的行动并未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是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侵略行为。美方举动将为恐怖分子创造有利条件,并再次加深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甚至将导致新一轮难民潮。
普京指出,此次袭击与去年美国借口叙政府“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对叙沙伊拉特军用机场发动武力打击的做法如出一辙。在近日的“化学武器袭击”问题上,俄军医和防化专家已进入叙东古塔地区杜马市展开调查,并未在现场发现有毒物质和伤者。俄罗斯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侵略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将召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有舆论称:美及其盟国悍然对叙利亚袭击最真实的目的,是为了中东地区的石油!一旦对石油价格的掌控权搞到手,那么将对正在稳健发展和强大的中国经济造成阻碍和打击,影响2025年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总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贸易战,还是对叙利亚动武,其本质都是在美国制造业整体下滑,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为了扭转危局,维护世界霸主地位所下的一招招狠棋,险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