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安徽省文化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暨中国汉纸研究与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非遗造纸、制墨传承人与书画、修复、印刷材料专家‘面对面’活动”,于2018年3月31日下午1.30至4月1日在京举行。本次对话会将通过手工造纸、传统制墨非遗传承人与现代书画/修复材料研发生产经营者的面对面交流,展开传统材料话语体系与现代材料话语体系的碰撞。
据悉,对话活动共分为预热+开幕式+五个单元,八场专题对话会。
预热与开幕: “影像展播热身”,精选手工造纸、制墨、现代书画/修复材料研发制造与经营、现代印刷材料研发制造与经营的视频演播,让跨界参与者先建立直观感受。主办单位文化部非遗司、承办单位安徽省文化厅非遗处代表致辞。
第一二单元:“观产品谈感受”+提问题探出路,“面对面”跨界行业代表展示讲解产品,发表行业发展见解,观摩、交流、提问;专业经销商与消费平台代表发表感受并点评;研究与保护机构代表发表感受并点评。制墨传承人代表介绍材料工艺,提出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书画/修复材料研发制造机构代表介绍材料工艺,提出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印刷材料研发制造经营机构代表介绍材料工艺 ,提出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展开探讨。
第三单元:“跨界学习会”,参访敬人纸语设计空间的纸材料与设计产品,介绍现代纸张材料工艺与传统造纸材料工艺,提出并探讨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四单元:“走进传统材料与工艺现场”,参观北京承德贡纸坊,在古法造纸现场的面对面,“传承人的神仙会”,专业经销商与消费平台代表现场解说“市场化需求”。
第五单元“面对面”倡议,归纳“面对面”活动成果与问题,发表一份“倡议书”。
本次“面对面”活动,核心宗旨是希望能够让两个原本内涵很近,而因为工业社会仿佛陌生路人分道扬镳的行业,能够开始探讨在书写与文化应用载体生产上内在诉求的一致性。期待经过两种话语体系各自独立表达的实验性交流,提炼出非遗生产性保护最初步的当代方法与经验,以激发传承人、保护机构、工业化组织面对材料、工艺和消费目的的跨界思考和进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