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从北方开始,废纸价格全面下调持续一周。纸厂库存高,打包站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再加之环保督察,两会召开加重环保关注等多重因素,导致废纸市场波动无常,各纸打包站、纸厂、供应商等产业链从业者,各方在市场之中都呈现一种彷徨感。
环保政策这把真正的门头斧,给纸厂的生产造成直接性影响,排污管理,外废限制都是让部分中小型纸企颇感头疼的事情,虽然国废足以填补外废缺口,但为保证纸浆比正常,对木浆的需求直接带动成本的提升。
面对波动无常的市场,供应商的窘境在于供货调整,面临的风险也变得多元化。
无论是废纸打包站,纸厂还是供应商,市场现状的混沌,都让大家感到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从外部环境来看,大家都一直坚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未来具有广袤的市场,不仅能给从业者带来极为丰厚的利益回报,而且对社会环境极为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但另一方面,国家环保力度有增无减,持续施压,外废限制,禁止进口洋垃圾已被环保政策明确化,自2018年2月以来,我国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山东和浙江两省已先后发生四起进口废纸检验不合格的事件,总退运量已超过6000吨。
没有外废,就用国废!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填补外废缺口呢?国废、木浆两大关键点带来的市场前景大家都能感受到。
而现在国废的利用现状是怎么样呢?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废纸利用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仅次于韩国的81%和德国的73%,在世界主要造纸国家中排名第三。基于中国废纸利用率较高、国内废纸回收体系不健全、包装纸新产能持续落地带来增量需求等因素判断测算,外废无法完全禁止进口,缺口至少为900万吨。
正因为外废供应收紧,巨大的需求缺口已由外废供应转为国废补充,而国废自给率无法快速提升,国废需求增长推高废纸价格。这便是年后导致纸价疯涨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原因!
由此扩深到下游的包装企业,其落后产能淘汰后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成本向下游转嫁,包装纸涨价,龙头纸企因低成本外废配额生产成本更低,吨净利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未来,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龙头纸企成本转嫁能力更强。环保税法以及此前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地,小纸厂加速淘汰,龙头纸企产能投放及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外废进口环保控制标准增强拥有海外废纸回收渠道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新配额审批侧重龙头公司。
无论是对上游废纸原料的有力控制,还是向下游印包企业收割准客户的持续渗透,大型纸企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中小纸企来说,2018年又将承受巨大压力,在政策、市场和资金等优势都偏向大型纸企的情况下,中小纸企只有借助一个好的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整合后对于市场的精准判断,再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优势,有的放矢,步步为营,突破重重迷雾,有力阻击大纸企一次次封杀,始终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这将是2018年中小型纸企生存下去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