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炒房炒股,不如炒纸”这句话不再成为一句笑话时,也就意味着在一轮轮疯涨的纸价面前,无论是赚得“盆满钵盈”的废纸商和造纸企业,还是跟着一路叫苦,万般无奈中跟在后面涨的三级纸箱纸盒厂,面对2018年开年的首轮涨价潮,丝毫还来不及思考其间的利弊,就已经做好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准备了。
上游的纸企面对外废受限,国废上涨的情况,丝毫没有担心,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完全可以承受涨价的压力,在有力占据市场后,迅速地将成本转换给二级纸板厂。二级纸板厂则实行“坚壁清野”,率先打破“纸”、“箱”分离的格局,开始向纸箱业快速渗透和布局,以维持利益的稳定和长期的发展。
因此,乘着这轮涨价潮,纸板厂跟着水涨船高,这既是纸板厂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收割纸箱客户的利器!
最终这笔涨价风波的压力还是挡在了下游的中小型印包企业身上。
而作为一些小型的纸箱纸盒企业,面对涨价潮的来袭,的确如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陆某经营的造纸厂为中小型企业,年产量约2万吨。他表示,由于产量达不到5万吨/年的门槛,没有资格使用相对便宜的进口废纸,因此只能将原材料由进口废纸转为国产废纸,造成生产成本升高。
原本在香港0.6港币一公斤的废纸到了大陆飙涨为2.5元一公斤,巨大的成本落差已使国内的一些小纸企不堪重荷。部分中小企业被关停,大企业在节能技术和装备方面不断更新,也相应提升了环保成本。
而且,预计到今年三月后,新的一轮涨价高峰又将接踵而至,国内废纸进口新规三月即将实施,这对国废将造成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3月份瓦楞纸价格仍存上涨动力,特别是上
半月因下游恢复开工,备库积极性较高,且纸企库存压力不大,涨价意愿较为强烈。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涨价,上游的造纸大企与中游纸板厂大都充满期待,可处在产业链末端的纸箱纸盒企业,则显得尤为被动。作为三级厂,他们的价格经常被造纸厂,纸板厂所牵动,这主要是因为三级厂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几乎是在打价格战。涨价容易导致客户流失,强撑住不涨价又会使企业亏损。
如此尴尬的境地,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三级纸箱纸盒企业,痛定思痛的时候到了。如果未来涨幅在5%以内,还可以选择自行消化。如果涨幅到10%左右,那只能跟着涨。
再者,纸箱纸盒飙涨的同时,作为纸箱不可或缺的瓦楞纸的价格也是一路看涨,英国买家在过去的12个月里有三次瓦楞纸板的价格上涨,而且看起来在2018年第一季度可能会有第四次增长,此外,2017年,美国的纸张需求开始超过供应量,过去三年瓦楞纸包装的需求同比增长2%。
实际上,全世界范围内,对瓦楞纸的需求也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幅度达3.3%,从2011年的2000亿平方米(bsm)增加到2016年的近2360亿平方米。PRISM的包装行业分析预测未来五年内的平均增长率为3%,基本上全球市场到2021年达到2730亿平方米的,而370亿平方米的增长几乎相当于今天整个美国瓦楞纸市场的规模。
连续一周,小编几乎用尽洪荒之力,摘取各种数据、资料和实例,从上游原料,造纸到下游印刷、包装企业,中心词其实就一个:涨价!那么,对于2018年这势必会来的涨价风波,作为中小纸企的你,做好万全之策了吗?
实际上,2018年包装印刷业在纸价震荡和量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小规模的企业发展空间正在逐步压缩,甚至面临大洗牌危机。未来企业必须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
另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这个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将自己的优势公之于众,将品牌铸造起来,名声打响起来,栽好梧桐树,待得凤来栖!这才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