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将禁止禁口洋垃圾进入国内,这其中就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值得注意的是,洋垃圾这个词显然会引发很多歧义。其实没有人愿意进口生活垃圾,这些都进入了垃圾处理、填埋场。而实际上洋垃圾,指的是“可回收垃圾”,这是建立在严格分类基础之上的。
对于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赢得了国内大多人士的赞誉。甚至有些外媒也纷纷发出声音,力挺中国。
【正确。中国做的完全正确。我们把垃圾运到中国,再把垃圾问题推卸到那里的人们头上,这真是太过分了!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这么干!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处理垃圾呢?这能带来工作,也能再获得原材料。如此以来保护了环境和社会保障基金。】
【就是因为有的国家把他们的垃圾丢去了别的地方,如中国或西非。是时候将肮脏的真相赤裸裸地摆到这些国家以及我们每个人面前看看,然后自己把问题在当地解决。通过更少的包装,并且通过国内回收利用,或许真的就能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我们自己能做的更好。用更现代的科技我们自己能把垃圾分类的最好,也不会伤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穷人。】
这是来自德国部分网民的看法,认为中国拒收洋垃圾的做法是正确的。现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而相对于欧洲一些发达的工业大国,则呈老态龙钟之相。早阵子,耗时26年,耗资100亿欧元的德国高铁,在首轮试运行过程中就出现抛锚,整了一出国际笑话。这个事例虽然不能成为我们幸灾乐祸的由头,但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曾经的西方强国,受到世界认可,接下来,当然就是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环保,无疑就在这个大课题上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曾有媒体报道,在中国某小镇,充满着垃圾处理作坊,而这些垃圾大都是进口的。
非法垃圾处理作坊,工人用手分拣垃圾。
太小的孩子,妈妈工作时只能背背上,脸上爬满苍蝇。
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会被扔在路边,就地焚烧,黑烟笼罩整个小镇。
除了河流,洗完垃圾的水,还能去哪里?
诚然,对于纸业而言,中国拒收洋垃圾,导致废纸收购渠道变窄,国内废纸老板乘势涨价!在短期内,可能会造成市场震荡,纸价疯涨等现象,但于长期而言,拒收外来垃圾,加强环保力度,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子孙万代的大事!
试想,如果环境恶化,那么造成损失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健康,大气污染,水质破坏,空气混浊,这一系列的恶果都会导致水、电、气甚至人工成本的节节攀升,到时再来追悔,恐怕已来不及了!
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便开始进口这些洋垃圾,这样做能弥补我国有些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禁止这些洋垃圾进口成了必然。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使对于长期依靠进口原材料得以发展的如纸业这样的轻工业来说,也应该坚信,困难只是一时的,发展才是长远的!而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互联网便捷的商业模式,减少因市场开拓,寻找销路所耗去的成本,因势利导,转变观念,这才是目前纸业同行们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