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价上涨之际纷纷停产
开篇提到欣易的“暂时停产”,张曙解释为主动调整。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全年,造纸行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4687.4亿元、844.1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20%、5.10%,可以说已基本进入饱和状态。
与此同时,纸制品的价格却迎来普遍上涨。张曙认为,涨价一年的纸制品,未来还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此言非虚,因为纸业巨头东莞玖龙也宣布了12月份的涨价计划,此举还被业内人士解读出“风向标”的意义。
此外根据“生意社”提供的数据,2017年1月7日针叶木浆报价每吨4830元,12月6日上涨到了每吨7400元,涨幅超过50%。这说明驱动纸制品价格上涨的并非下游需求,而是上游成本。
价格维持高位,市场供需趋向饱和。在此情况下,国内不少企业选择停产。如集中在浙江平湖地区、海盐地区的一大批国内知名纸厂近期相继停机;而杭州富阳地区的造纸厂每个月都要停机10天,下次停机将于12月中旬开始。此外,东莞玖龙、太仓玖龙也于日前公布了停机计划。前者从11月27日到春节期间轮流停机检修,累计总时长达130多天。
“纸价上涨会导致客户需求降低。”张曙认为,企业应对的最好方式就是“停机检修,暂时抑制产能以保护市场。”
“环保因素”提振市场预期
如上所述,不少造纸厂的停产属于“主动调整”;而经济导报记者检索发现,今年以来“被动停产”的造纸厂也不少。与此相对应,纸价虽有起伏,但行业长远发展明显受益。
据了解,今年8月以来,环保部持续开展火电与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以此严厉打击企业无证排污行为;而随着“冬季雾霾战”的打响,多省市纸厂面临停产、限产;而经环保部清查,山东至少有58家造纸厂、包装厂,已处停产、转产、搬迁等状态。
“环保因素”的威力不止于此。“中国浆纸”网提供的中国造纸协会等单位创立的纸浆价格指数,今年以来一路攀升,但在5月份开始徘徊,直到8月份才重新上涨。契合上述时间节点的,是“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
上述因素甚至影响到了证券市场,中泰证券资深分析师刘保民告诉记者,受益于前述环保施压高污染小产能企业关停等因素,纸业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再加上纸浆价格一直在高位,行业短期盈利向好;“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纸、包装纸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行业也处于整体向上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