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结束不久,央视经济频道就又再度将目光锁定在纸包装行业。10月9日,央视经济频道报道纸箱价格飙升,拉高了电商的运营成本。
时隔三天,央视经济频道财经评论栏目又邀请两位专家,从纸箱价格水涨船高、双“十一”临近以及废纸分类回收等方面分析当前形势,认为纸箱价格上涨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也会在行业集中度、废纸回收等方面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原材料价格上涨,纸箱水涨船高?
从2016年四季度以来,纸价就进入了上涨的通道,在八九月份,涨幅更是可以用疯狂形容。尤其是快递商品包装常用的瓦楞纸,2017年以来,涨幅高达七成。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由于原纸价格上涨,全国的纸板纸箱价格普遍上调7%-30%。
眼看“双十一”电商购物促销即将到来,纸箱价格的上涨令许多生产厂家和商家为纸发愁,不少商家甚至找不到足够用的包装纸箱。
主持人:最近我们央视财经评论栏目一直都在关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比如煤炭价格、钢价、铅价,与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相比,纸价上涨有哪些共性?又有哪些特殊的原因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我觉得纸价上涨与之前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还是有所不同。因为那些是上游的,上游商品价格上涨在2017年比较突出,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复苏,需求在拉动,再加上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淘汰等原因,导致供给跟不上,钢价、煤炭价格上涨。现在向中游下游延伸,纸可以说是一个终端消费品,我觉得这是市场机制的自然反映,一方面是上游成本推动,另一方面,是下游需求上升。
主持人:您觉得还是需求太强盛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需求强盛是重要的,特别是短期的季节性消费,再加上电商业的同步发展,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自然导致价格的上升。
主持人:那产能的方面的因素在纸这块领域也是存在的吧?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是存在的。因为我们注意到,过去的纸箱生产是高污染的产业,现在讲究环保,对环保的要求比较高,这就使得造纸行业必须提高技术。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它的供应量会减少,纸价就会上涨。特别是瓦楞纸反应最为强烈,其它的纸,你会发现涨幅并不太高。
主持人:主要是包装用纸。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刚才徐洪才也讲了,它也有需求拉升的因素,现在电商很广泛,都需要用到纸箱来包装,那么这个需求因素也助涨了价格的上涨。
双“十一”临近,纸箱价格上涨影响有多大?
主持人:2016年双十一期间,网购的包裹数量是10.7亿件,同比增长57.82%。现在双十一又快到来了,就在一个月后。今年的增长,你们估计会有什么样的涨幅,纸张的价格是否还会上涨?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光“双十一”期间,就上涨了二分之一,短期内有这么大的需求,一定会引起纸箱价格短期内上升。从长远来看,一是要熨平短期内的需求因素,令其更加长期化;二是要求企业增加供应能力,特别是环保型的供应,这样的话,可能会对纸箱的涨价起到一个平缓的作用。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倒逼它们供给侧结构改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实际上企业要注意因时而变,作出调整。整个行业里,上游中游下游的配套企业要作出调整,才能有助于行业内利益的合理分配,也有助于结构的优化。最终的话,短期冲击可能会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上。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可能会影响它的竞争力,因为你的价格上涨,你的销售可能就会有所收缩。
主持人:平时我们可能会觉得纸张不太起眼,在生活中,并不觉得特别重要,但近期却有几家快递企业纷纷涨价了,这和这轮纸价有没有关系?影响到底有多大?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当然有关系。因为这也算是纸箱上涨的需求因素之一,但我想说,如果这是温和的上涨,这就意味这企业盈利也在增长,这可能会让企业有更多的投入去进行研发,改善环保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价格上涨也算是个好消息。与此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了个醒,用更环保的材料,不用过度包装、过度消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双向的影响都有,一方面会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成本,生活成本,消费者近几年意识增加,对包装取得要求、品质都有所提升,这也是个必然的趋势。但是,过去那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会促进整个行业进行反思,这里面包括废品的回收使用、环保型产品的提供、相关企业技术的进步等等,这些都需要综合考量。短期涨价冲击的负面影响不宜夸大,从长期来看,这是良性的,会促进结构地调整。
废纸回收体系该如何建立?
主持人:纸箱的价格您感受到了吗?在调查的网友中,感受到了的占52%,没感受到的占48%,几乎是各居一半,这说明纸箱的价格传导还没有完全传导在消费者这一层。
主持人:下一个调查,您觉得纸箱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占60%;认为缺少回收机制的占47%;认为需求增大的占29%。
主持人:咱们具体说说回收机制这回事,垃圾分类我们也提倡很多年了,但似乎在现实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我觉得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因为垃圾分类处置,据我所知,高层很重视,但是在全国推广却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在中心城市推广,我觉得并不是那么容易。
主持人:回收机制具体该怎么建立?比如说我作为消费者,我每次收到快递,我也很痛恨这些纸箱,但我也没办法,只能把它扔掉。所以我想,快递公司在给我送快递时再拿回去,这样是否可以促进回收循环利用?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具体来讲,是激励机制不够,如果说快递公司能回收纸箱,那么一定得建立一个激励机制,让它愿意来回收纸箱。好比垃圾分类,如果有激励机制,那么它才会愿意垃圾分类。因此,除了国民素质需要提高之外,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在细化和机制方面做的不够,纸箱涨价会促进这方面的改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激励机制是必要的,恐怕也还需要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就是政府的相关部门提出约束,你消费者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把纸箱送过去,让中间的环节衔接上去,令回收渠道畅通。
主持人:开始也提到了过度包装的问题,现在的快递包装在物流成本方面,比重由原来的10%提到了15%,这意味着我们的消费在升级,需求量在增大,是不是也意味着过度包装也需要改变?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过度包装是存在的,而且很严重,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标准化。所以,你会发现快递包装大大小小,包装程度也各有不同,所以有标准化的安排是重要的。只有标准化,它才能节省材料,才会更加节约用纸。而纸箱价格的上涨,恰恰能促进这方面的发展。
因为时间有限和专业原因,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此次探讨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从现有的探讨结果来看,纸箱价格上涨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也会在行业集中度、废纸回收等方面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