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编来吐槽。
自己有很多运营想法,但是老板不愿意尝试新玩法,不懂运营。
感觉自己满满的才华无处施展,工作着实没啥意思,简直想离职。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以微信公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上升到了公司战略的层面。
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会重点关注,甚至亲自负责。
然而微信作为新媒体,规则与以往大不相同,既往经验的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
企业负责人需要正视这一情况,并且做出选择。
是把新媒体运营交给千禧一代?
还是升级自己的认知结构适应新的环境?
下面五条建议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有助于帮助管理层进行战略决策,也益于执行层高效工作。
误区一:定位
告知用户还是服务用户?
很多企业领导会要求微信小编来发布如下内容:
企业大事记:比如企业成立20周年,回顾不易创业之路;
产品硬广:简单粗暴新品发布,我们的方便面又推出新口味啦;
企业及领导人新闻动态:企业获得XXX荣誉,领导人出席XXX峰会……
翻看微信历史消息列表,大部分文章中透露出一种浓浓的我爱企业如家的感觉。诚然企业的优秀之处值得肯定和传播,但是这样的内容更多适合存在于企业新闻网站、微博、企业内刊汇中。这类内容对于用户的价值十分有限,同时用户也缺少传播的内在动因。
长此以往,虽然领导十分关注,工作人员也十分尽心,但微信运营的效果势必不会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