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的理念都要跟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我们不能活在过去,不能活在自己想当然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清醒地全面认识我们的行业,以及我们所处的阶段,和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
在当下资源短缺、纸价无力回头的局面下,各大企业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新常态,如何在迎来行业新常态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融入到这种新常态中,只有经历了最困苦的事情,实现最终涅槃的企业,才能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下笑到最后。
欧美的过去,即是我们的将来
正如英国地区的情况一样,2016年秋季以来,英国箱板纸(牛皮纸和废纸)的价格已经上涨了约50%,并将在9/10月份再次上涨。纸箱厂必须提前几个月订购原纸,在采购过程中,必须以下次上涨后的价格水平支付(无视现在的价格),以确保原纸用量。无论如何,您的纸板或纸箱供应商都会就即将到来的行业价格上涨展开争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纸箱厂根本没有意愿,或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或者更适合的材料价格,以及充分或不充分的投资,显著降低成本,其结果是利润逐渐下滑,并已经陷入亏损状况。部分企业可能无法抵御连续的多轮纸价上涨,并在圣诞前夕遭遇致命打击,对于这种情况有清醒认识的企业或将进一步在应对成本方面带来的压力方面做出主动防御态势,并会在前沿设备与技术方面做更多的投资。
英国瓦楞纸包装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5%-3%的水平,一些市场领先的综合性企业已经呈现出4-5周的交货期,而这场通常是在11月/ 12月高峰期才会出现。由于对全新的瓦线产能的大量投资以及全国各地的纸板生产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加工设备,纸板市场增长速度更快,仍为3.5%-4%,瓦楞纸包装市场也在加速优胜劣汰,实现新的整合。材料成本上涨打破了纸箱厂和纸板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大部分企业的利润都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必须学习,如何以新的市场利率生存和发展。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最高效的纸箱厂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并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竞争对手的订单。
而从欧洲来看,欧洲碎片化的瓦楞包装行业预计将进入一段整合期,这是因为企业微薄的利润和企业需要更广泛的布局。专注于食品和农业综合银行的分析师预测,该行业的并购数量预计将保持创纪录的高位。 2017年1月至6月期间,该行业已经完成或宣布了10项交易,是2011年全年的3倍以上。除了在欧洲较高的并购频率外,该行预计欧洲大型生产商将继续寻找海外的机会,如DS Smith最近在美国收购Interstate Resources。
这种整合类似于过去二十年来美国瓦楞包装的市场发展趋势,然而,根据Rabobank的说法,许多因素意味着欧洲的巩固期不会像美国那么快。在“欧洲瓦楞纸包装行业,向美国市场结构看齐”一文中强调了欧洲市场巩固的主要驱动力。其中,第一个驱动力来自于增加利润率压力,这迫使欧洲企业更要有效运营,并寻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方法;第二,整合过的客户群意味着买家越来越多地寻求来自供应商的泛欧的覆盖范围,包括包装供应商;最后,瓦楞包装企业必须靠近客户工厂,同样是一大驱动力。瓦楞纸箱和纸板通常的销售半径最多可达400公里,但最好是在200公里以内,这就导致更大的集团公司想在更便利的地方收购较小的竞争对手。
目前,Smurfit Kappa,DS Smith,Saica,Mondi和Prinzhorn Holding,这欧洲五家最大的瓦楞包装供应商占据了欧洲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竞争对手则更加分散:大约46%的市场由占市场总份额不到2%的箱板纸造纸商提供。伴随市场趋势,如环境足迹,可持续性,获取再生材料和食品安全等因素,小型企业越来越难以应付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这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整合的发生概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预计小型生产商将被更大的企业收购,特别是如果它们基于非洲大陆的主要客户地区。大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在其所在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确保他们能够从规模经济中受益,并避免不必要的运输成本。
认清我们所处的现状后,
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
笔者自2005年进入纸包装行业,一直从事媒体编辑工作,从传统杂志媒体,到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关注了大量的国内外各个行业媒体,走过的国内设备机械供应商、纸箱厂数量也很多,参观过海外纸箱厂,看过大量的海外纸箱厂现场视频,接触过很多企业老板,有很多老板做的非常出色,白手起家,创造了奇迹,缔造了纸品帝国,他们是榜样,是楷模,他们创造了历史,也在激励着更多的后辈去创造新的历史。但我们所处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的理念都要跟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我们不能活在过去,不能活在自己想当然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清醒地全面认识我们的行业,以及我们所处的阶段,和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
1,做精做专,做出特色
只有通过不断的用心学习,学习别人,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博斯特集团的刘总自从业以来,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纸箱厂走过无数家,在他印象中,有一家奥地利的一家纸箱厂,一个新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在与Mondi等集团公司赤身肉搏中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越活越精彩?他认为关键在于管理层牢牢抓住了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的关键,采用连线裱贴生产线,以低克重胶印彩箱为突破口,做别人认为困难的短单,以创新的设计提高附加值,以自动化来减少人力的使用,以技术设备的优势降低废品损耗。
他还说起,欧洲瑞士伯尔尼附近有家三级厂,总共有四台设备,其中两台印刷机,一台模切机,一台糊盒机,共有员工19人,由于夜班工人工资太高,所以只开了白班,但每天产能高达10万箱,年产纸纸箱3000万平米,人均产量超过了150万平米,这样的高效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有点匪夷所思,但人家偏偏做到了。
这样的企业,在欧美和日本也有很多,从目前国外的整体趋势而言,目前实力最雄厚的一方面是大型的纸业包装集团,财大气粗,还在不断的兼并整合中,另外就是中小型的做的产品、管理、技术等非常精细的企业,他们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面对大型集团公司的竞争并不会落于下风,反而越做越好,但在国内呢?现在中国企业很多都上了全世界最好的设备,也花得起这个钱,但管理方面呢?真的用心了嘛?
简单来说,作为企业,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越来越好,要么被市场淘汰。在今天的市场上,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事情,独立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但对于运营良好且盈利的公司来说,总会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如果你足够优秀,小企业也能成长为巨人。
很多人提到瓦楞纸箱这个行业,都认为这是一个相对传统、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行业,更多的人甚至不知道有瓦楞纸箱这个行业。的确如此,我们这个行业并不是高精尖的技术行业,很多人讲,一个破纸箱,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因此,我的感觉是,很多老板吃吃喝喝可以,但是真让他们去用心学习别的企业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很多老板都不会去做,也想不到去做,或是太忙,或是不重视。因为我是做媒体出身,我所在的媒体也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研讨会,内容非常不错,有对行业趋势的描述,有非常实用的管理和销售方面的培训,但一般来说,很少有企业老板愿意参加这样的技术或管理方面的交流,有的也只是去凑个热闹,没有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这就和欧美企业对参加各类研讨会有较大的积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大部分的老板并没有学习的习惯,再一个与我们这个行业缺少与之相关的职业技术类院校也有关系。但我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企业老板,必须认真思考,你的员工和其他企业相比,有竞争优势吗?我认为,如果你想成为业内最领先的企业,你除了必须拥有最好的设备和最优秀的供应商。此外,还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员工是从事所有技术工作的关键,你必须不断地训练提升,开阔自己的视野,加强员工的培训。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企业老板,其实认识的时间不算久,但我感觉我们已经是老朋友,而且他的敬业精神实在让我佩服。这位老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创业,应该说在江浙沪一代,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个人物,企业也堪称样板,2016年更是数千万进口了高配置瓦楞纸板生产线。因为企业面临搬迁,所以要规划新厂,对于这个难得的重来一次的机会,这位老板雄心勃勃,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誓要打造一个瓦楞包装领域的标杆企业。自6月份以来,他已经走了半百以上的企业,在他的计划中,至少要走100家左右的企业,涉及范围不仅是业内优秀企业,也有其他行业的优秀制造企业。他不仅在学习国内的企业,还在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国外的先进制造企业,他说,凡人均产值超过500万RMB的纸箱厂,哪怕是在世界某个非常偏僻的角落,他也要想办法去学习。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当然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企业老板愿意花时间、精力和财力,带着骨干不辞辛苦、不远千里甚至万里远赴国内外各地参观与深度学习,并在结束每家企业的参观后,马上就进行参观心得体会的总结,再由办公室人员进行文字、照片和有关视频的整理,分门别类的收藏好,吸收其精华,去除去糟粕,这才是真真做企业的态度。目前,也有不少企业在建造新工厂,规划新工厂,但有多少企业是自己花时间去做合理的规划,基本上有个大概也就行了。
3,拥抱创新,长远发展
有多少企业始终在关注着最新的技术,并愿意不计成本地去尝试新技术呢? 就比如说最近流行起来的瓦楞纸数字印刷技术,这里又要提到业内的一位红人——福山纸业的叶鹏峰总经理,福山纸业除了瓦楞纸板名声在外,如今在纸箱印刷上也在不断发展,单数字印刷这块,就先后投入了包括惠普、万德和汉华的多个不同类型的数字印刷机,但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或许对数字印刷的特点、优势,以及能为企业带来什么都不说很清楚。
我知道在欧洲有家企业,他们始终关注的行业最先进的设备,公司的生产设备都是业内最先进的,而且配置了最先进的质量控制系统,任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瑕疵,都不会到客户那里,她们秉承的是零缺陷包装的理念。日前,他们安装了一台新的WSA上纸机,这台设备比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品牌的设备都小了30%。空间就是金钱,他们可以用10万平方英尺的车间创造20万平方英尺车间的产值。此外,公司还引进了高速裱贴设备,从而使其淘汰了3台传统的裱贴机,但依然增加了产能。随后还安装了一台高速的快速换单的FFG联动线,同时淘汰了其他的联动线,并使产能继续增加,班次也从原来的六班缩减为两班。
当然,做的好企业也不能仅仅依靠设备的先进,还必须具备一系列前瞻性战略,具有前瞻性的公司并不仅仅依赖于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创新。如美国的Dusobox公司与APP开发者创建了一个AR的APP,用来作为设计与营销工具。Dusobox的设计师可以为POS客户设计和创建一个逼真的3D图形,然后使用手机上和Ipad的AR App,向客户展示看起来像是真实环境下的展示包装,这甚至不用产生一种单一的物理原型。突出真实感的渲染、AR增强现实、数字印刷原型和制造工艺都在不断融入到这个行业的技术中来,比如说直接在基材上柔版印刷、直接在瓦楞包装上数字印刷、直接在纸板上胶印裱贴等,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品牌销售与推广。
未来的纸箱厂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原先可能工厂里摆满了设备,但我们可能会发现4-5台设备就能实现现在的产值和产能。将来的工厂,工人会越来越少,设备效率会越来越高,而且我们的行业在将来会有大量的机器人参与。
对于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你扪心自问一下,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