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涨了、煤价涨了,最近原料纸价也一路飙升,有些品种甚至一年上涨一倍多。“炒房炒股,不如炒纸”已经不是一句笑话。
纸价为何暴涨?使用纸包装的食品、礼品、日用品会涨价吗?书、杂志、报纸生产成本会增加吗?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一月涨4次,“从业15年从没见过这么高的纸价”
北京崇文门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杨阿姨发现,抽纸、卷纸、湿纸巾价格似乎都略涨了一点。销售人员证实,近期确实促销少了,一提10卷160克的卷纸涨了不到一块钱。
与每个人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纸制品涨价了,但却少有人知道,从去年底至今,原料纸市场经历了怎样的急速上扬行情。
记者采访发现,仅8月份,全国大部分纸厂进行了3至4次提价,包括瓦楞纸、白板纸、生活纸、新闻纸、铜版纸在内的原纸,每吨上涨300至900元不等。其中用来做纸箱的瓦楞纸和白板纸价格涨幅最大。
“从业15年从没见过这么高的纸价,一年时间瓦楞纸已经从2200元每吨飙升至5000元左右每吨,上涨一倍多。”吉林东昊包装公司负责人崔德臣说。
崔德臣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以来,纸价进入上涨通道,共经历了两大波上调,每一波都要涨几十次。最近这波就是从今年8月份开始的。
纸价“脱缰”上涨,给造纸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好业绩。万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A股造纸企业大部分净利润翻番增长,如山东太阳纸业同比增长150%,山鹰纸业同比增长450.95%,岳阳林纸同比增长496.61%,山东博汇纸业同比增长516.88%。
而下游企业则不堪重负。以包装行业为例,主营纸箱包装的上市公司上海界龙实业集团,2016年净利润同比减少92.92%,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下跌495.61%。中小型包装厂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多因素推高纸价,“大型纸企紧握定价话语权”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纸价暴涨,主要是原辅材料价格攀升、环保力度加大、市场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导致。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介绍说,今年以来,纸浆市场量价齐升,目前国内已经涨到2200至2700元每吨,而去年年底才1700至1800元每吨。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纸浆货源偏紧;二是由于我国加强了对造纸主要原材料之一的进口废纸的管理,导致进口量减少,价格大幅上扬。
环保力度加大也是纸企涨价的重要原因。一家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造纸企业负责人坦言:“这几年环保要求快速提高,一批中小型造纸厂关停或者整合改产,纸厂开工率较低,库存减少、供应量下降,纸价自然会提高。”记者在“造纸之乡”杭州富阳采访发现,当地许多纸厂都处于半停工状态。
记者采访的多个企业还反映,煤、油、气等辅料价格回升以及运输费用的增加,也助推了纸价上升。
另外,8月底是传统的纸张购销旺季,为保证国庆节、中秋节、“双十一”、春节等节日促销,商家都在提前备货。“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供需关系紧张也带来了近期价格快速提升。”赵伟表示。
不过,在下游企业看来,这些因素都不足以支撑纸价涨得如此之快之高。伴随行业兼并重组的加快,不少中小企业“出局”,“大型纸企牢牢掌握了定价话语权。龙头企业提价,地方造纸厂紧跟其后。”业内人士称。
消费端现涨价苗头,“不得已根本不会提价”
专家分析认为,由于造纸行业下游产业大多产能过剩,企业轻易都不敢调价,因此消费者目前感受还不太明显。但原料纸价如果继续上涨,企业难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最终可能会向消费端传递。
广州一家卖箱包的淘宝店主,近期就将产品单价略微提高了0.5至1元钱不等。“竞争非常激烈,不得已根本不会提价,实在是最近纸箱太贵了。”她说。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未出现扭转迹象,原料纸涨价很可能还将持续。
据卓创资讯生活用纸分析师张雪松预测,由于9月份浆价下行可能性不大,卫生纸、湿纸巾等生活用纸价格将面临涨价压力。
事实上,9月份头一周,玖龙、联盛等纸业巨头已经发出了新一批涨价函。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纸厂已经拒绝提供现货,给买家排号;中间贸易商也加大囤货力度。有的纸箱厂陷入了无纸可做、停工歇业的困境。此外,一些报社的新闻纸也出现库存告急,在国内市场买不到货。
“现在我们不敢问价,直接问有没有货。”山东济宁嘉兴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运无奈地说,从7月下旬开始,我国限制进口废纸,据环保部消息,今年底将完全禁止废纸进口,原材料供应将进一步趋紧。
“废纸是全球都在积极利用和争夺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占我国造纸原料比重高达65%。新闻纸百分之百是利用废纸生产。”赵伟说。他建议,通过提升废纸标准、加强管理等综合治理方式,既保证原料供给,又解决环保问题。
重磅!央视财经再谈纸价上涨,包装印刷人坐不住了!
近一个多月来,包装纸的上涨从疯狂模式升级为末日模式,普通包装纸涨幅跃进到一次涨500元/吨,个别特种纸一次涨幅更是飙到1500元/吨。纸价失控般地疯狂上涨,也引发了央视财经一年内第七次关注。
不过,看到专家的发言后,广大包装印刷人再也坐不住了!
央视财经:需求回暖和成本上升致纸价上涨
上面视频是对8月末央视经济频道一篇“涨价、断货,包装企业无纸开工 ”专题报道的深入探讨,央视经济频道此次节目,是邀请了经济、银行、贸易等方面的专家来分析本轮纸价上涨的原因。
这一次,专家基本认同本轮上涨系需求回暖和成本上升所致,并认为纸价在未来可能还会上涨,包装企业应当通过传导压力、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去努力消化。
不过,在众多包装印刷人士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评论后,却怎么也无法拉近与专家的距离。因为,专家的评论并不专业,也不接地气。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电子商务每年使用的包装物巨大,2015年国内包装物总量有100亿,2016年更是达到140多亿,因此包装纸箱的需求快速上升,必然会抬高原纸价格。但是我认为,本轮纸价上涨,供给端方面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年由于原纸库存量走低,需求又在上升,因此供给量也会跟着市场需求量上涨,但上涨的幅度还没有达到需求端的规模,最终拉动了纸价的上涨。另外,原材料上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中国原纸的原材料一部分来自国外,一部分来自国内,美国日本都是我们主要进口国,这些国家原材料的生产规模在持续下降,使得进口到中国的原材料数量减少。而国内因为纸厂在建项目增多,开工数量增加,造成原材料需求大;同时,煤、钢铁等辅助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附加在纸价上。总之,各方面原因相结合,导致原纸库存还处于历史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未来,纸价还有一定的上涨性。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实际上,供给侧改革就意味着把低档次的一定要打压下去,不允许僵尸企业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纸价的变动主要来自于成本的推进,由原材料等综合成本上升带来价格的上涨,其实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回暖,伴随着消费升级,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以前,人民消费能力有限,大家都不买,现在大家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在将来我们必须要转变消费观念,对于包装,我们的要求是要降低的,要采取轻捷消费、绿色消费。
首先,专家一致认为需求回暖导致纸价上涨,但是他们并不知道,2017年上半年,在原材料同比上涨40%的情况下,包装印刷业产值仅仅增长了6%。根据小编的估算,以原材料成本大约占70%计算,即便是订单与去年同期持平,则包装印刷业产值最少增长28%。由此看来,上半年订单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明显下滑了。
其次,三位专家完全同意供给不足导致纸价大涨,但是他们却无法解释大型纸厂为何主动停机检修,并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停机时间。
还有,专家大肆鼓吹电商推动需求回暖,但是并不知道电商包装在14000亿产值的包装印刷业当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大。而且,他们并不知道京东6.18期间农村电商仅获得增长2%的惨淡结局,也不知道对原材料成本非常敏感的电商包装正在大量削减纸箱用量,并寻求用其它材质包装来替代纸箱。
一位专家声称中国政府禁止进口全部洋垃圾,包括所有的进口废纸。其实,她并不知道国家只是对海关商品编号为4707900090的未分类进口废纸进行了限制,这个编号在进口废纸中比例也很低,而且这个禁令到年底才会生效。
另外,最令人吃惊的是一位专家对造纸知识的懵懵然,竟然认定纸浆原料是不可再生的,并以此来判定未来原料价格的上涨还会继续。
看来,本次央视邀请行业外专家担任评论,不仅损害了其权威形象,而且让无数对央媒信奉有加的包装印刷人倍感失落。央视财经,这一次真不给力啊!
说话间,更大一波纸价疯涨的消息又传遍了包装印刷朋友圈,无数企业已经在原纸涨价洪水中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