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卫视、CCTV13-新闻频道等电视台纷纷报道环保督查行动,揭露出在环保高压之下的企业生存状况。
根据安徽卫视的新闻报道,截止8月7日,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开展4个月,28个督察组共检查将近40000家企业和单位,约有22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总数的59.3%。
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涉及“散乱污”企业问题企业7109家,超标排放的62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349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971个,涉嫌自动检测弄虚作假的的4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3122个。
据环保部要求,各督查组要保持之前的督查工作力度,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继续加强对大气污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
同时,CCTV13-新闻频道也报道了豫冀部分“散乱污”企业整改不到位的现象。据报道,河北、河南地区仍存在整改取缔不彻底、进展缓慢等问题。督察组检查发现,在被取缔类散乱污企业中,有多家企业未取缔到位,在停产整治类企业中,有多家企业仍在生产,另有数家企业存在开机迹象。
在两家电视台的报道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环保督查行动仍会继续,环保整治还会加强。而这些环保行动,对于造纸、包装行业来说可谓是“严厉打击”。
华南地区某市一企业高管在朋友圈称:环保局已给全市各县各生产企业下发文件,8月14日,没有三证的配合环保,停产整改。十九大、全运会期间,无论证件是否齐全,各生产企业全部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