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北京20年后重启垃圾分类 推进快递业定向回收包装

   2017-08-09 3510
核心摘要:记者日前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有市民告诉记者,“知道垃圾分类,但不知道该怎样分,更不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到底在哪。”还有市民

记者日前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有市民告诉记者,“知道垃圾分类,但不知道该怎样分,更不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到底在哪。”

还有市民表示,曾经参与过垃圾分类,但是每次投放时发现写有厨余垃圾的桶里什么都有,一下子就觉得毫无意义。

20年过去了,垃圾分类似乎还在“原地踏步”。

问题一些配套实施办法尚未出台

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有成代表执法检查组发布了检查发现的四方面问题。包括条例知晓率不高、普及率不高,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市民,都存在着认识不高、自觉参与不够的问题。

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进展缓慢。市级财政近两年来没再持续对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给予资金投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还存在“先分后混”的现象。排放登记制度尚未建立、垃圾产生量底数不清,餐厨垃圾规范化收运覆盖率较低,部分餐厨垃圾去向不明。规划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处理设施滞后。一些配套实施办法尚未出台,比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办法、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办法等。

对于人大执法检查组梳理出的问题,政府部门、相关专家也表示赞同。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说,垃圾分类社会自治长效机制还有待搭建,前端宣传工作与市民参与缺乏粘性,入户机制欠落实,未形成参与分类的稳定基础群体。

末端处理能力方面,由于处理设施选址难、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垃圾处理能力虽然逐年提升,但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快速增长相比仍存在差距。

另一个问题是再生资源市场低迷,回收人员减少,回收网点严重萎缩,各级分拣中心尚未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快递包装、电子垃圾快速增长,也给垃圾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对策每区设至少一个试点街道

面对一系列问题,“垃圾围城”该如何破解?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要在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强制的主体包括了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学校、医院、车站、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等机构。

“北京正在研究这方面的实施方案,今年底前应该会逐步推行党政机构、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餐饮单位、宾馆、超市等进行垃圾强制分类。”北京市城管委固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本市还将创建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片区,16个区每区至少设一个街道作为试点,其他街道至少有一个社区作为试点。目前正在制订示范片区的工作要点。

除此之外,将研究制定各区的垃圾排放总量的限额管理,排放垃圾超出限额费用将提高;探索推进由快递企业对包装物定向回收;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等。

“源头减量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说起破解“垃圾围城”,王维平这样说。“净菜进城”、“限制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旧货交易”、“不剩餐”、“废品回收”这些都是与垃圾分类密切相关的减量化、资源化措施,需要多部门联合去完成。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上述这些减量化措施正在加紧研究和制订中。

未来,要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各方合力的社会治理局面,共解“垃圾围城”。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江西金安40万吨包装纸项目签约落户

上一篇:

台湾广源纸厂深夜大火 200坪厂房烧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