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在一家纸箱厂提供咨询服务时了解到,该纸箱厂曾经因为当地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其双瓦楞纸箱“抗压强度”不合格而被要求进行整改。但是,笔者进一步了解发现,对如何导致的不合格,是材料问题还是加工工艺问题该公司理解有问题。技术监督局是如何定义所抽查的纸箱“空箱抗压能力”或抗压强度标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整改。
一、国家标准没有空箱抗压要求?这当然是错误的
有些人认为,纸箱空箱抗压和尺寸有关,所以国家标准不会规定空压抗压要求,更不会给出标准值,因此国家标准没有空箱抗压要求。这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对不同纸箱如何规定“空箱抗压能力”值,许多人不了解。
国家标准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第5.3.8条款规定:“瓦楞纸箱的抗压能力按6.2.3规定的方法进行平面压力试验,其强度值应大于规定值。具体参数的确定可参见附录D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也就是说:是否合格按6.2.3条款规定的方法进行平面压力试验。那么,规定值在哪儿?
看5.3.8条款后一段话:具体参数的确定可参见附录D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那么只能从附录D找答案了。
二、先说附录D——资料性附录
什么是“资料性附录”?
标准的附录有两种,一种是规范性附录,一种是资料性附录,二者都属于标准的可选要素。
规范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之一,它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规范性附录一般由正文中以“遵照附录A的规定”的形式来引用。因此,和标准正文一样,是要执行的。
资料性附录属于标准的资料性补充要素之一,它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因此,不是按照要求的口气来陈述的,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的。
三、结果有了:规定值从两个方面得到
1、附录D计算方法;
2、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当然,技术监督局不是客户,只能按附录D规定方法给出标准值。
好,现在开始计算:
●K=1.65(最低值)技术监督局一般取该值。——见附录D2。
●G——瓦楞纸箱包装件的重量,单位为千克kg;——纸箱抽样重+内装物重。
如果在市场上可以直接确定G值,连纸箱带内装物一起称重就是G值;
但是如果到纸箱厂库里抽样,如何确定其内装物重量?——这是关键,问题往往就在这,有的包装上印刷内容有净重和毛重等,可以间接得到G(值如下图2);
如果纸箱印刷上没有这方面信息,有些企业负责人可能根据不准确的信息报错内装物重量,导致技术监督局计算规定值与实际情况有误差。
●H——堆码高度(一般不高于3000mm),单位为毫米(mm);不高于3000mm是考虑集装箱要求,那么H值是多少?两种方法确定:
一种:纸箱上印刷给出与G值相同(如图):

二种:根据一般不高于3000mm条件,得到H=3000/h

四、举例
如果抽样下图产品,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该纸箱抗压强度标准,并判断是否合格?
首先,例如测量图4纸箱外尺寸为:700mm*500mm*600mm。
●h=600mm
●计算得到H=4*600=2400mm
●秤量得到:小盒=20g/个;纸箱:2.5kg
●计算得到G=内装物重量(0.6*12*6*80)*20/1000+纸箱重量2.5kg=71.62kg
●K=1.65
根据公式:
*如果实测纸箱空箱抗压值小于3474.29N,技术监督局将判该抽样批不合格。但是,如果纸箱上没有印刷“堆码层”怎么确定H值?H=3000mm,这是标准附录D规定的。
*这样如果实测纸箱空箱抗压值小于4632.38N,技术监督局将判该抽样批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