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正在失传的毕节古老造纸法

   2017-04-18 纸路人6010
核心摘要:据了解,绿塘乡位于大方县西部,东邻高店乡,南接鼎新乡,西与金海湖新区岔河镇、纳雍县厍东关乡相连,北抵文阁乡,东北长16.5公

据了解,绿塘乡位于大方县西部,东邻高店乡,南接鼎新乡,西与金海湖新区岔河镇、纳雍县厍东关乡相连,北抵文阁乡,东北长16.5公里,南北宽5.2公里,属喀斯特地型带,山体切割深,海拔高差悬殊(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450米),气候湿润,是该县典型的高寒山区,距大方县城33公里,距毕节市区50公里。绿塘乡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正在失传的毕节古老造纸法


造纸工艺复杂

据悉,枫竹坝的村民造纸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寨上派人去四川请造纸师傅来传授工艺,开办纸厂。造纸工艺十分复杂,每造出一张纸都很不易。

春天过后,枫竹笋开始陆续长出。当竹枝上开始长叶的时候,造纸的人家就把竹子砍了,成捆的背回来,放在石上捶破成丝,裹上石灰,然后用窑子上的大锅加大火煮上一个月左右,这是头道工序。

接着又在大锅里边翻搅竹丝边进行二次熬煮二十来天,才用牛拉着石碾子来碾碎煮过的枫竹。竹子被碾得很细成丝绒了,把它放入槽子,然后加入从远方买来的杨桃根,把枫竹丝进一步分质,再用帘子(做纸用的工具)在水里抄出一层又一层的薄薄的竹丝纸坯,放在太阳下晒干。

之后,放入用石灰粉刷的长2米多,宽1米左右的坑里,用坯火烘干,最后揭层打捆,等待商贩来购买。有的人家直接运到临近的集市上去零售或批发

作坊遗迹难寻

枫竹坝的村民做纸,以前是集体统一制作,后来分开成个体户制作。那个时候,枫竹坝村寨里“咚咚”的捶竹声,“吱吱”的碾子声,大锅里“哧哧”冒出的蒸气,匠人的吆喝声,组成了一首首古老的歌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里的造纸成本上涨,村民觉得外出打工比造纸的经济效益好,就纷纷出门打工了。“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只有个别人家还保留着造纸用的槽子和石碾等器具,而大部分人家的造纸用具都找不到了。”当地村民说。

如今,在枫竹坝除了村落和山野之间丛丛的枫竹外,很难找到造纸作坊的遗迹。这个古老的原始造纸行业,在枫竹坝也画上了“句号”。


(责任编辑:纸路人)
下一篇:

“心相印”、“维达”、“清风”、“洁柔”、“洁伶”等25个知名品牌的诞生地

上一篇:

重庆九龙坡区将开展重点行业VOCs治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