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发表,依照时间表,全国同一碳市场将于今年7月正式运行。日前每项筹备任务已进入冲刺时刻,倍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名额总量设置与分派计划已获得接受,相应的注册登记体系、交易体系等公用基本方法建设也在推时中,多方争先承接,谁将脱颖而出?4月初将见分晓。
依据发改委的进度预期推进,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在中国今年建成,它的市场规模估计将远远超过日前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规模。
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开启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电力、建材、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的7000—8000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形成一个覆盖30—40亿吨碳配额的市场。
预估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于2020年建成,准入门槛由1万吨标准煤降到5000吨标准煤。届时,将有10万多家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2020年以后,还将对于5000吨准则煤以下或未纳入碳市场体系的排放单位征集碳税,形成完整的碳管理政策体系。
碳市场启动,将对生产、生活等方面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