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绿色印刷要求与环境协调,包括环保印刷材料的使用、清洁的印刷生产过程、印刷品对用户的安全性,以及印刷品的回收处理及可循环利用。即印刷品从原材料选择、生产、使用、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环保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印刷业特别是包装印刷业都是在高消耗、高污染情况下进行的粗放式发展。但由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恶化,资源高度缺乏,无论是资源存量还是环境承载这两个方面,都已不堪重负。
因此,我们必须想像出未来环保的要求,为迎接未来环保带来的技术转变、工艺流程转变及针对环保由此而产生的管理方式。
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大力发展绿色印刷、绿色包装。印刷界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印刷与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自2010年9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至今,
6年时间,我国绿色印刷实施工作成效显著:
全国10万余家印刷企业超一半采取环保节能措施;
4项绿色印刷行业标准发布;1031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
31个省(区、市)均具备了绿色印刷生产能力;12亿册中小学教科书和1亿册青少年读物实现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的出版物已被全国40%出版社出版采用;
60%票据实现绿色印刷;
百度搜索绿色印刷信息超过280万条……
“十三五”我国印刷业进入了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总局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印刷实施过程中的127个先进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以此激励全行业在“十三五”时期继续大力实施绿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