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河南多地纷纷出台秸秆禁烧令 最高罚款100万元

   2014-06-10 纸路人2000
核心摘要:8日上午,郑州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烧麦秸秆味,市禁烧办称,可能是从邻近县市顺风刮来的。每年夏季,秸秆禁烧都会成为热点

8日上午,郑州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烧麦秸秆味,市禁烧办称,可能是从邻近县市顺风刮来的。每年夏季,秸秆禁烧都会成为热点话题,今年,河南省内多地纷纷出台罚款政策,对发现着火点的县市、乡镇处罚10万甚至100万元,但我省仍有人焚烧秸秆。

重罚为何挡不住焚烧秸秆?查处时有何难处?秸秆综合化利用为何会在一些农村遭遇卡壳?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追问:郑州的烧秸秆味难判断来源

8日上午郑州街头闻到的烧麦秸味,到底从哪里来呢?昨天,河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具体来源地很难准确查找,因为省内以及各市地的环境监测站点只能监测其所在位置附近的环境信息,没法监测距离过远的空气质量指数,比较靠谱的办法是根据当天的风向来推测,但是一天中的风向也是不停变化的,所以很难判断烧麦秸秆味是从哪里传来的。

而国家环保部的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7日,在河南共发现219个秸秆焚烧火点,在郑州确实未发现火点,省内火点的分布图显示,郑州周围的秸秆焚烧火点多位于郑州的东南方,此外,卫星监测到的省外秸秆焚烧火点多集中在安徽、湖北、江苏,分布在这些外省的火点也大多处在郑州的东南方。

算账:一亩地的麦秸秆才能卖5块钱

河南省农业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我省每年麦收加秋收的秸秆产量约为7000万至8000万吨。

“秸秆如果卖的话,价钱太低。”昨天下午,周口市太康县高朗乡农民张先生说,4年前,他买了一台拾草机,开始做收麦秸秆的生意,收完打包卖给新乡的造纸厂。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产5大捆麦秸秆,一大捆1元钱,也就是说1亩地5元钱,钱不多但很费时间,收麦秸秆农民至少要花一天时间。很多农民觉得麻烦,还不如烧了省事。

省农业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介绍说,秸秆回收后可以用来造纸、制作沼气,但是其综合化利用工作在农村开展并不顺利,主要是因为农民会计算其中的成本,进城打工能挣100多元钱,在家处理秸秆一两天,却赚不了多少。

农民卖秸秆不划算,回收秸秆的企业和个人也面临成本的压力。张先生说,他当时买机器花了10万多元,现在干4年了,成本还没赚回来,“明年就不准备干了。”

难处:查处秸秆焚烧面临取证难

查处确实面临取证难,“很多时候接到举报,到了现场却看不到点火人。”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的12369环保热线最近一直在记录焚烧秸秆类的投诉,有的村民甚至想出“怪招”,在麦地里放一支香或一支烟,然后离开现场,等它慢慢引燃秸秆。

记者了解,焚烧秸秆屡禁不绝,还有个原因是该项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包括环保、农业、公安、消防、气象等。有时,农民遇到焚烧秸秆甚至不知道该找谁投诉。

建议:用科技手段拓宽秸秆的利用空间

昨天,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的赵勇教授告诉记者,很多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但是出于成本等考虑,不得不选择焚烧。

赵教授说,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比如用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把秸秆卖给相关的回收企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其次,应该在秸秆的综合化利用上多注入科技含量,把秸秆转化成更多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这样,企业才愿花大价钱买秸秆,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在许昌某乡镇工作十多年的那位乡长介绍说,根据经验,现在还有个办法能从根本上解决夏季秸秆焚烧的难题,那就是鼓励农民调整现在的种植结构,比如在麦田间套种经济作物,这样一来,农民在收麦后就不会再焚烧秸秆,可以等秸秆烂在田里。

(责任编辑:纸路人)
下一篇:

最高法院助力组建环保法庭

上一篇:

2014年北京将调整包装印刷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