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推广林草科技成果 为高原增加更多绿色

   2022-03-08 860
核心摘要:从青海省“三区”人才,到西宁市“专家服务队”人才,再到西宁市林业“学科带头人”……面对这些获得的荣誉,青海省西宁市南山公园园长刘国强深知:是青海高原,为他提供了在林草科技推广领域施展拳脚的大舞台。1990年,刘国强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距省城西宁市仅30多公里的大通县林业局。当时,大通县到处是荒山

从青海省“三区”人才,到西宁市“专家服务队”人才,再到西宁市林业“学科带头人”……面对这些获得的荣誉,青海省西宁市南山公园园长刘国强深知:是青海高原,为他提供了在林草科技推广领域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1990年,刘国强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距省城西宁市仅30多公里的大通县林业局。当时,大通县到处是荒山、荒坡,被许多人称为远离城市的“远郊区县”,刘国强却认为这里是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用武之地。

在大通县时,刘国强在担负县春季造林技术指导、造林作业设计和造林检查验收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全县苗圃的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他以林草科技推广员的身份,全力推进全县林木育苗面积迅速增长到5000亩以上、育苗树种品种快速增加到50余种。为让全县乡村从林草科技推广中受益,刘国强白天工作,晚上编制《实用育苗技术推广》手册并制定相关技术要求,为全县种苗市场制定规范标尺。刘国强负责的大通县城关苗圃,先后被国家林草局、西宁市评为“质量信得过苗圃”和“市级种苗繁育科技示范园”。

刘国强在工作中善于探索和总结。

为让林草科技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刘国强主动申请承包了大通县城关镇等6个脑山片区乡镇的退耕还林工作。他多次组织召开各乡镇农民大会,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讲解退耕还林技术,有效推进了大通县退耕还林工作。刘国强负责完成的《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小区建设》项目,经过3年试验研究,开展了造林种草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5种技术模式,建立面积25645亩的2个生态示范小区。该项目不仅荣获“西宁市科技进步奖”,还为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如何进一步加大大通县的林草科技推广力度?

大通县林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中心组建后,刘国强在长宁镇许家寨新建科技试验苗圃基地403亩。他和团队带着200多名农民工不分昼夜吃住在基地,连续奋战半年时间,培育推广了樟子松、油松等15个树种。刘国强还在大通县的实验林场、宝库林场、东峡林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并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同时,他还组织申报了“乡土树种冬瓜杨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大通县东峡林场青海云杉强化育苗及示范造林”“大通县宝库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建设项目”等20多项林草科研及推广项目。这些举措有力地提高了大通县林业基层单位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水平。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施,青海省东部半旱区特别是浅山地区造林存在的缺少可供选择的适宜树种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刘国强多次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实地调研,选择盐地柽柳、沙木蓼等20多种旱生树种,首次将沙生耐旱树种引入城镇进行适应性、抗旱性试验和种苗繁育研究工作。在积极吸取林草行业前辈们的技术经验的同时,刘国强采取配合应用水平台阶、鱼鳞坑、汇集径流整地等不同整地方式,同时应用集水托盘、地膜等环保覆盖材料和不同保水剂,并提出乡土耐旱树种繁育技术和抗旱造林技术,推广应用到困难立地条件下的国土绿化工程中,有效提高了造林工程质量。

虽然先后在10多个基层林草部门工作,但刘国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始终不变。

青海省省树“青海云杉”移植育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每亩移植总株数在12万株至13万株,比传统单行移栽苗木方法多繁育3.5万株以上。为了加大推广力度,刘国强将该项技术总结为“青海云杉宽窄行育苗技术”,辐射带动了周边的湟源、湟中、互助等县的林业产业发展。

在负责西宁市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工作时,刘国强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对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生存环境和保护利用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因子、经营管理与科研水平。其成果不仅填补了西宁市野生动物资源资料的空白,还荣获了青海省和西宁市两项科技成果奖。

林业基层一线工作的长期锤炼,不仅让刘国强在林草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厚积薄发,也让他能够在青海高原不断增长的绿色中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

近年来,刘国强主持参与完成了省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大通县城关苗圃省级大果沙棘繁育示范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主持(参与)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观赏植物新疆忍冬苗木繁育及栽培示范推广”等5个项目。此外,他还主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在承担15个课题研发的同时,完成了6座温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繁育种苗1270余亩、示范造林绿化面积10611亩、森林资源经营管护面积达79.5万亩。

刘国强主持完成省级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重大基层专项“林下经济种养殖模式综合技术集成及产业化”,推动了大通县林下经济发展,为项目区农户提高收入夯实了基础。在创新理念驱动下,刘国强首次将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引入园林建设。自2014年至今,落实科技项目资金1455万多,率先在林业和园林建设中引进新、名、优花卉140余种,成功推广到西宁市各大公园、街道、绿地等,为打造宜居和幸福之城彰显出林草人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重庆日报印务2022年加快布局纸箱包装业务

上一篇:

“三八”妇女节之际 走近多位建功新时代的“半边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