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
专家认为,生产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有所加快,PPI与CPI的剪刀差收窄。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眉飞色舞”、纷纷出现涨停潮,超级商品周期给我国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疫情冲击之后的又一个巨大压力,生产成本高企,叠加下半年以来环保限产、拉闸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倍增,这也与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互印证。
宏观经济复苏艰难,背后是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居民收入难言增长,从而导致消费低迷。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双位数以上的增长,7月增速降至8.5%,8月至10月增速分别为2.5%、4.4%、4.9%,增速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在当前市场状况下,部分终端行业的低迷必将影响到包装印刷业,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食品饮料:成本上涨助推涨价风潮
今年以来,食品饮料企业上游原料,包括直接生产原料、运输费用、能源费用以及人工成本,都在持续上涨。广发基金表示,成本上涨是推动食品饮料企业提价的最主要原因。
2021年三季度,食品加工企业的单季度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企业只能通过对产品进行提价,缓解成本上涨的压力,保持经营的稳定。
从短期来看,涨价可能增厚企业利润,缓解包装业的降价压力,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振需求。
纺织服装:没订单、没资金,大批量订单难再现
最近的织造市场回归冷清,尤其是内销订单下滑明显,但库存仍旧高企,归根到底是由于没订单、没资金。原料价格暴涨暴跌,终端订单景气度不高、信贷政策收紧,纺织、服装等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临近年底,大家都在回笼资金,把钱拽手里,若没有实质性订单,谁也不愿把钱花出去。订单方面,对于内销市场来说,今年的订单基本已经结束,在春节放假前将以翻单、补单这类小批量为主,大批量难再现。
短期来看,行业淡季会拖累该领域包装订单。
家电市场:正迎来一场“寒冬”。
奥维云网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5414亿,比2020年同期提升7.7%,但较2019年同期下滑8.7个百分点。奥维云网指出,2021年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更新换代需求释放缓慢,家电消费也不是居民消费主要的支撑点。虽然同比规模提升,但与疫情前水平相比仍未恢复。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9月,全国家用电器行业利润总额822.2亿,同比下降1.8%;而2020年1-9月,全国家用电器行业利润总额833.4亿
,同比下降2.8%。
房地产市场低迷,年轻人不婚不育,居民收入缩水等因素叠加,造成了家电市场的异常低迷,短期内可能无解。
大环境低迷,包装业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企业需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避免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