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中国古代书坊出现于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2017-03-02 纸路人3880
核心摘要:古代的图书出版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官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其中,官府刻书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著作或佛道经典;私人刻书主
古代的图书出版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官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其中,官府刻书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著作或佛道经典;私人刻书主要是家谱、先人著作、私人著作以及私塾使用的初级读物;与其他两种形式不同的是,书坊刻书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进行印本书的生产和销售。明代之后,书坊生产的图书种类多、数量大、流传广泛,在当时图书出版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成为旧时市民文化的一个缩影。

中国古代书坊出现于唐代,这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发展,读书人对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那时,书坊刻书内容非常丰富,有儒家经典、文集、杂记、占卜书籍等。到了宋代,图书逐渐由印刷代替了手抄方式,图书生产效率的提高,加速了书坊业商业化的进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家店铺的招牌上标着“书坊”二字。

(责任编辑:纸路人)
下一篇:

“创新是解决污染的最佳手段”

上一篇:

封底瓦楞纸盒印刷现状如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