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印刷灰平衡调节

   2020-07-23 9460
核心摘要:在包装印刷的各种流程中,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灰平衡调节。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相关内容。(一)黑版作用理想彩色复制的成色,只需要Y、M、C三原色油墨叠加,即可组合成千上万的彩色和不同亮度的消色,这就是三原色复制理论。然而三原色油墨印不出理想的中性灰色、达不到需要的密度(图4——4——2表示),四色印刷品的实地

在包装印刷的各种流程中,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灰平衡调节。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相关内容。(一)黑版作用

理想彩色复制的成色,只需要Y、M、C三原色油墨叠加,即可组合成千上万的彩色和不同亮度的消色,这就是三原色复制理论。然而三原色油墨印不出理想的中性灰色、达不到需要的密度(图4——4——2表示),四色印刷品的实地密度比三色印刷品高,这是由于采用黑版补偿的结果。多色印刷时,处于湿压湿印刷状态,油墨层厚时不易干燥,易产生叠印不良等现象。必须减去暗调三原色油墨量,所以需要用黑墨替代。

黑版用以补偿油墨色相缺陷和适应多色高速印刷机的需要使印刷顺利进行,对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能加强图像的密度反差,按目前印刷常规条件,Y、M、C三色油墨叠加后的密度在1.6——1.7,而视觉分辨一般能达1.8——1.9。因此,选用适当阶调的黑版来加强纸张的吸收能力,从而加大图像总的密度范围,增加图像的暗调反差、立体感,提高产品质量。

②稳定中调至暗调的颜色。理论上按相应网点比例的黄、品红、青油墨可以叠加出需要的颜色来,但印刷量大,印刷条件不稳定,如纸张油墨等性能的差异、机器精度的可变性等,中调至暗调特别是70%——100%网点的面积处调节受到限制,因此,大多数产品中至暗调偏茶色、颜色不稳定。而实际上大部分原稿暗调偏冷色,与要求不符,采用适当黑版叠加可以稳定颜色,克服暗调偏色。

③加强中调至暗调层次。在彩色复制中,一般的规律是保持亮调或略有强调,保持中调或略有压缩,暗调层次压缩为多,中暗调层次有平并现象,另一方面,只用黄、品红、青三原色版叠加,中至暗调的轮廓发虚,层次拉不开,采用黑版轮廓清晰,层次分明,暗调细节分档明显。

④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随着高速多色印刷机的出现,每色套印时间很短,过厚油墨给印刷中带来许多故障。因此,要减少画面暗调部分中性发区域的彩色油墨量,用黑墨替代,减少了印刷故障,提高了印刷适性,同时,黑墨价格低廉,成本降低。

⑤解决文字印刷、彩色复制向图文并茂发展,如图片说明、广告介绍、图案标签、年历挂历的文字均需用黑版复制。从视觉要求看,黑字效果最好。用三个色版套印文字是不现实的。

(二)底色去除(UCR)

底色去除又称UCR(Under Color Remove)是指把印刷品暗调复合色区域的油墨量适当减少,而代之以黑色油墨的一种工艺。

底色去除工艺产生于现代高速印刷机的湿压湿印刷和原稿暗调层次再现的要求。它具有有利于快速套印,节省价格较贵的彩色油墨(即通过去除一定量Y、M、C的油墨量并代之以少量黑墨)和有利于中性灰平衡及中性灰再现等特点。

1.底色去除的原理

从理论上讲,若将理想的Y、M、C油墨等量溶合则可形成理想的中性灰色,即由Y、M、C三种彩色油墨构成的颜色中三者之最小值即为其中性灰成分,如图4——4——3所示。换句话讲,由Y、M、C三原色油墨叠印的复合色与Y、M、C中两种彩色油墨与黑墨叠印的复合色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其原因是黑墨能正确地再现中性灰,从而将Y、M、C中构成中性灰的彩色油墨去除而代之以黑墨,对同一颜色的复制达到相同的视觉效果。

随着现代桌面印前系统、图像复制工艺的发展,底色去除功能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形成了底色去除和灰分替换工艺共存的新工艺格局。灰分替换不仅能完成底色去除的全部工作,还能最大限度地用黑墨来代替Y、M、C等彩色油墨,并保持印刷复制品的高质量。

2.底色去除的目的

(1)提高印刷适性和油墨的干燥性在印刷中,通常中性及色是通过Y、M、C套印再现出来的,为了补偿中间调到暗调部位层次密度的不足,而增加了黑版。但是对于今天印刷速度快的多色高速印刷来说,还没有等到先印的油墨干燥,就必须套印下一颜色的油墨,从而产生了后印油墨不能完全转移到先印油墨上去,造成套印不准,墨色不匀,甚至先印上的油墨被后印上的油墨带走,它们在四色湿压湿套印的叠合墨量的较大的暗调部位特别明显。现在的多色印刷机一般要求印刷适性较好的暗调部位,套印网点的面积总和,必须限制在250%——270%的范围内。因此为了满足印刷工艺的要求,改善上述不良状况,必须采用底色去除工艺来减少总体的油墨量,加快油墨干燥时间,提高印刷适性。

(2)降低生产成本印刷所采用的Y、M、C、BK四色油墨其价格是不等的。当采用底色去除时,通常可以去除总共大约50%——80%的网点,而此仅需增加大约15%的黑版,即能代替共约50%——80%的黄、品红、青叠印出的效果,从而节省了大量彩色油墨,对大批量印刷而言,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一般增加50%的底色去除,可使油墨成本降低10%——15%。

(3)色偏补偿在彩色图像复制的原稿中,图像即使从高光到中间调的灰色平衡良好,但在暗调部位也常失去平衡而呈现某种色偏。若需满足其色彩构成不变且能补偿偏色的条件,则采用底色去陈方法解决这个难题非常有效。如图4——4——3所示,有一幅暗调偏红的原稿,暗调颜色的构成为Y7、M9、C6,要使其暗调偏色去除,则可采用底色去除,使Y、M、C等量或不等量去除一部分,则可改变其颜色构成实现灰平衡再现。比如等量去除Y、M、C各2,则其颜色构成变为Y5、M7、C4,显然7∶9∶6≠5∶7∶4,只要确定Y、M、C合适的比例构成即可纠正偏色。

(4)强调纯色底色

去除只对中性发区域作用,因而通过底色去除改变暗调的设定,可以达到采用底色去除强调纯色的目的。

通常从整体上强调纯色时,采用底色去除为好,若只强调其中1、2色则采用校色方法为好,图4——4——3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底色去除对纯色的强调。

5)使中性灰平衡保持稳定 在普通的彩色印刷中常采用 YMC三色叠合再现中性灰色,但是由于印刷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诸如油墨浓度不同、墨量大小不等,各色套印不准等不稳定因素。当对以机器类、照相机等灰色调再现为主要内容的原稿,则其复制难度大,易造成局部偏色。因此采用适量的底色去除除去由YMC叠印出灰色的YMC的油墨量,并增加黑版,弥补底色不足,即可获取满意的效果,使中性灰平衡保持稳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纸业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受疫情及煤改气影响 上市纸厂料中期纯利下滑90%

上一篇:

废弃纸包装“七十二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