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困难,往往是成长的课堂。”疫情伊始,阜阳市颍州区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广大教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疫情,让防疫过程“垫高”孩子的成长。针对学生们居家隔离、无法到校学习的情况,颍州区教师们开展阅读、写作、统计、运算、绘画、作曲、演唱等方面的学习,反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加强生命教育内涵。
阜阳市十七中各年级数学老师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出一道特殊的“疫情数学应用题”。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均使用了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真实数据,出题者能熟练运用数学公式、定理,题目知识范围涉及到方程、统计、函数等数学基础知识,从销售利润,人员调配等方面创新性地命制题目,充分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充分理解,实现“在预防时学习,在学习中预防。”
阜阳市南京路一小的教师李瑜是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个月以来,她反复研读唐诗内涵,以“诗情画意的春天”为主题,创作出一组“经典唐诗剪纸”作品。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所透露的乡愁,在李瑜的剪纸作品中,通过栩栩如生的云、月和人图案设计展现出来;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则是通过花、树、人、建筑的交错,勾勒出春天早晨的意境……这些唐诗剪纸作品让古诗“更立体、更直观、更感性”,加深了学生对唐诗的感性的认知,为宅居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诗意。“世间生命最珍贵,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犹如春天勃发的新树、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老师,我要向他们展现人性的光辉和世间的美好。”李瑜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