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新型快印连锁对按需出版业务的拓展

   2017-03-06 纸路人2470
核心摘要:按需印刷 商务印刷从来都是按需的,但是已经从被动按需印刷,发展到现在的主动按需印刷,是典型的B2B形式。东方网印认为按需出版
按需印刷

商务印刷从来都是按需的,但是已经从被动按需印刷,发展到现在的主动按需印刷,是典型的B2B形式。东方网印认为按需出版是按需印刷中的一种应用,是我们对加盟商支持的商业印刷、按需印刷双引擎模式中的一个引擎。东方网印营销体系中对如何开展主动按需服务提供了完善、可执行的方案。以行业垂直解决方案为例,东方网印为加盟商提供了5个行业的方案,即:银行金融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制造行业、零售行业、培训行业。
按需印刷的4个误区:
1.按需出版技术在书店和图书馆不受欢迎。
2.只能出版非专业书籍。
3.出版商按需印刷是因为他们计划每年的印刷量。
4.按需印刷等于自主出版。

商业出版特征
定义商业出版的3个特征。
1.大批量胶印:一般新书的首印量已经从几万册降低到现在的几千册。
2.给经销商很高的折扣:许多新书的折扣可以达到5折以下。
3.慷慨的退书政策:一般退货率在10%~30%左右。

按需出版的支点

东方网印在拓展按需出版业务方面从5个方面入手,分为3个层面:
1.它背后的数字中心(技术层面);
2.有效的版权保护手段(技术层面);
3.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机制层面);
4.低成本的营销方式(机制层面);
5.与时俱进的法规支持(法规层面)。

数字中心
东方网印对数字中心非常重视,东方网印数字中心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夏竣工,必将成为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中数字印刷的重要标志。是对整个加盟网络的数据中心支持。数字中心可以为出版社、文学网站、作家协会等内容生产或加工方提供内容,由单位个体或协会联盟,乃至第三方合作等搭建无限容量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

东方网印数字中心在按需出版云态结构中的核心应用如图1所示。作者云,完成内容创造,内容提供;编辑云,非常关键,好的内容是需要加工的,否则很难成为经典;网站云,是与广大读者接触的一个接口,不是一家网站可以做的事;东方网印中心云,就是整体的加盟商网络,还包括一些外围部分的输出终端;还有就是读者云。结合在一起围绕着数字中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结算中心,没有合理的收益分配是很难做下去的。

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非常重要,是与利益收益相切入的,东方网印将版权保护作为按需出版业务推广方面的重要支点。通过数字中心对内容的管理,为加盟商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同时保证版权方的合法收益。东方网印为此做了一些工作,第一阶段针对文字内容,对内容识别和印量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可以保证我们的文字内容、作者能够实现利益的保证,可以监督的到。第二阶段针对版权保护的防伪追溯查询管理系统。多语种文字与图形图像的内容管理,与防伪追溯查询平台。

收益分配
按需出版对于出版业利益链的影响,与数字出版的更加相似。与传统出版价值链相比,数字出版价值链条缩短,宽度增加,垂直的产业价值链被横向的价值链所取代。如图2所示。
东方网印有自己的收益分配模式,将图2中中间的两个平台的交易与服务通过按需印刷以数字印刷的手段集成来实现,这是我们加盟总部要为加盟商业务提供的直接支持。

低成本营销
从读者的角度讲,认为书越来越贵;从出版商发行商的角度讲又认为书太便宜。与传统图书出版相比,按需出版为新书的低成本营销提供了可能。摘自Leonard Shatzkin(安勒查金)《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中的一段话:“图书业正在费用惊人且高度浪费的发行体系下苦苦挣扎,读者想要的书找不到,只能失望地离开书店;作者们无法接触到读者,新书成本太昂贵,而出版商却总觉得书价太低。”
低成本营销的手段包括:1.首印量低,通过按需出版与数字技术可以降低首印量;2.推广区域不受限制,加盟网络是全国的, 没有区域限制;3.可以先从数字阅读切入,数字阅读对纸质阅读不是冲击而是促进,是机会;4.网上营销手段灵活;5.无仓储、物流费用;6.无退货风险。
由此可见,按需出版是一个非常低成本的营销方式。

法规支持
东方网印入驻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在按需印刷业务拓展方面,享受“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具体内容包括:对文印内容管理支持;加盟商网络成员可以共享总部全部行业准入许可资质;给与项目资金和资源支持。企业也可以很轻易地得到所有的支持。
东方网印在按需印刷业务拓展方面,以“双引擎”模式开展,即:以美国FSI主动按需印刷服务和按需出版两条线为加盟商开拓业务。包括:出版物的前期样书、试销书;后期重版书与再版;特需的大字版、便捷版;个人作家、动漫画家;定制标签、包装、纸艺作品等。业务范围非常大,融合越来越明显。

应对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

变化一:“最近出版商们被迫步调一致,去适用仅有的两个模式:要么是娱乐的提供者,要么是纯信息……”(摘自安德烈希夫林(Andre Schiffrin)的《出版业:跨国公司如何接管出版业并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
变化二:“出版业有两个方向:(1)图书出版公司将不复存在”;(2)纸质图书将被电子图书所“替代”。(起码形成两者共存的状态)”(摘自杰森爱泼斯坦(Jason Epstein)的《书业:出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应对一:抓住用户的全面感官体验将是纸质图书及其终端销售门店的发展方向。
应对二:从零售书店提供POD终端服务发展到快印门店提供图书零售,将会成为很有趣的现象。

(责任编辑:纸路人)
下一篇:

数字印刷:从数字化工作流程开始

上一篇:

浅谈数字出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