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600032256

咸阳八旬老人收集 近万件剪纸作品

   2020-01-07 9470
核心摘要:今年82岁的朱公明出生于渭城区。1958年,从小热爱美术与剪纸艺术的他,成为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随后,在文化馆工作期间,朱公明开始对咸阳民间剪纸进行抢救收集。此后的50多年中,朱公明陆续收集民间剪纸近万件,其中不乏晚清时期的珍贵作品。为了让收集到的剪纸方便查找阅览,他从近万件作品中选出一批代表作品,逐件取名

今年82岁的朱公明出生于渭城区。1958年,从小热爱美术与剪纸艺术的他,成为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随后,在文化馆工作期间,朱公明开始对咸阳民间剪纸进行抢救收集。

此后的50多年中,朱公明陆续收集民间剪纸近万件,其中不乏晚清时期的珍贵作品。为了让收集到的剪纸方便查找阅览,他从近万件作品中选出一批代表作品,逐件取名归类,或注释背景故事或编写民俗歌谣,图文并茂为读者揭示其中寓意。多年来,朱公明编撰成《秦草集》《秦风剪纸图意集》等画集,为联合国非遗名录《陕西剪纸》提供了丰富珍贵的内容资料。

翻开《秦草集》,书中不仅展示了传统的花鸟鱼虫与十二生肖,朱公明还收录了大量反映咸阳历史故事和传说的剪纸作品,如“弄玉吹箫”“姜太公钓鱼”“咸阳古渡”“孔子来咸阳”等,生动体现了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古风民俗。

已故民俗学家梁澄清曾为《秦风剪纸图意集》一书作序,他写道:这是一本兼具剪纸图例与文字诠释的宝贵资料。它除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之外,更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对于朱公明来讲,收集、抢救、保存、继承剪纸艺术,便是快乐地经营着一件十分具有本色文化价值含量的事情。“咸阳民间剪纸不但是民俗装饰的艺术品,而且是流传于社会底层的活态文物。”

朱公明说,弘扬咸阳古老而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艺术,激发人们珍爱先祖流传下来的这笔宝贵遗产,并使其世代传承,不断发展,为这样的事情付诸一生,让他幸福且满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纸业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因耐破强度不达标 两家包装厂召回上万个双瓦楞纸箱

上一篇:

襄阳城区首家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成运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master@zluren.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