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是属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12月24日,由江苏省美术馆、泰州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在泰州美术馆开展。
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大桥以宏大的规模、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繁复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准,反映了新中国在艰难环境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是见证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由此,从大桥主题中诞生了无数艺术精品。以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的专业画家和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代表,全国各地的画家都创作过各式各样表现南京长江大桥的作品,有的堪称经典。而大桥的符号不仅在当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主题性美术创作,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情感印迹:小到粮票、烟标、橡皮、糖纸;大到年画、月历、课本、练习簿,甚至照相馆的布景等。
座落在南京、具有8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见证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时刻。据悉,早在大桥建设初期,他们就开始持续关注并收藏了相关经典美术作品,至今已积累了相当规模。“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试图从绘画的角度切入,贯穿大桥的多种图式,挖掘大桥全方位的美。以艺术的再现手段,为观众建立一种可视化的城市记忆。
“大桥就像特定时代的符号,是心里的桥,烙印在几代人心里。”看着现场的一件件展品,今年68岁的赵洪眼眶有些湿润。他说:“可能在80后90后的印象中,那只是一座桥,而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见到大桥,就倍感骄傲。”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将泰州作为项目巡展的最后一站,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大国制造成果、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此次展览将会重新唤起大桥建成之初的集体记忆,重温大桥的社会影响和象征意义,并且对大桥的后续保护及在当下的文化价值探寻等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至此,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将完美收官,泰州站的展览将为整个巡展画上圆满的句号。据悉,本次展览将从12月24日起持续至2020年1月8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纸业网)